9月26日,慈文傳媒發布公告,針對近日網傳《涼生,我們可以不可以不憂傷》(以下簡稱《涼生》)一劇將在國慶前夕遭到撤檔的事情進行澄清。但值得注意的是,最終《涼生》雖未淪落到撤檔這一地步,但卻由日播改為了周播,對比往昔力壓《天盛長歌》“上位”,現在《涼生》的處境略顯尷尬。
公告指出,公司經與湖南衛視深入溝通對網傳內容進行核實,此次更改播出時間是由于湖南衛視創新電視劇編排方式,采取先日播、后周播的方式進行編排播出。經與制作方溝通協商,自國慶節之前開始,將《涼生》后續劇集安排在每周一、周二晚間22:00檔排播。同時,慈文傳媒表示,《涼生》播出檔期的調整,不影響公司與播出平臺關于該劇發行協議的履行,不影響公司經營業績。
業內人士指出,這種編排模式將日播的《涼生》改為了周播,同時時間也由黃金檔變為了晚間檔,雖未真正撤檔,但是從更改后的時間來看也是進行了變相撤檔處理。這種情況的發生除為其他劇集讓路外,更加避免不了的是收視率問題,《涼生》雖然首播收視率略高于《天盛長歌》,但一定程度上并未改變湖南衛視的收視格局。
中央財經大學文化經濟研究院院長魏鵬舉表示,首先對于整體電視劇行業來說,政策的監管力度一直在不斷加強。所以,現在電視劇的內容制作和題材選擇逐漸在面臨一個比較大的挑戰,致使一些電視劇的劇集遭到壓縮和撤檔。
另一方面也是更為重要的,就是市場層面上的競爭問題,近年來網絡視頻平臺的發展非常迅速,對于傳統電視媒體的劇集播出形成了收視率上的沖擊。所以現階段如果無法達到收視率效果,衛視方面會更加考慮壓縮和撤檔。“此次事件最主要仍是市場層面原因在推動,但也正因如此,公司業績也會被市場所影響”,魏鵬舉如是說。(記者 盧揚 實習記者 穆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