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中國消費者協會主辦的2019年3.15國際消費者權益日主題活動15日在北京舉行。中消協在會上發布的《信用消費與消費者認知調查報告》顯示,約六成受訪者對當前消費環境表示放心,超七成網購參與評價的受訪者遭遇“默認好評”,醫療保健成為消費者不滿意的重要領域。
據悉,報告是中消協對日前獲取的1萬個有效消費者評價樣本分析而成。59.7%的受訪者對當前消費環境表示比較或非常放心。這反映出當前的消費環境還遠未達到讓絕大多數消費者“放心消費”的程度。
報告顯示,醫療保健成為消費者不滿意的重要領域。受訪者對保健品產品的不滿意率達到28.6%,對醫療類商品和醫療服務的不滿意率分別在商品類和服務類消費中排名第四和第二。近年來,中國醫療保健領域相關負面輿情較為多發、醫患矛盾糾紛等時有發生,應當引起重視。
調查表明,97.7%的受訪者在進行線上消費前都會查閱或參考相關評論,多數受訪者已意識到口碑對于消費的重要性。但超七成參與評價的受訪者遭遇“默認好評”。在參與過評論的網購受訪者中,91%的受訪者在評價后會遇到各種問題。其中,最主要的問題是“被好評”以及商家主動聯系要求撤銷或修改評價、評論會被隱藏或刪除等。
報告顯示,98.3%的受訪者面對經營者失信或違法違規行為會采取維權行動。在遇到失信或違法違規行為時,受訪者會同時采取多種方式進行維權。超七成受訪者對維權結果表示滿意。
報告指出,受訪者普遍認可“信用”在消費中的重要性。“信息真實可靠”“供應商值得信賴”是受訪者對于信用消費的主要期待。對于最需要加強信用建設的領域,受訪者對于網絡消費、保健品消費和金融理財的反映相對集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