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張思成
九十二載砥礪奮進,九十二載風雨兼程。今天,人民軍隊走過了九十二年的輝煌歷程。在歲月的長河中,有過血雨腥風,有過波瀾壯闊,也有過浴火圖強。唯一不變的,是人民軍隊保家衛國的初心和滿腔赤誠的使命。
這是人民軍隊應有的風范,是愛國之心、報國之志該有的樣子。從1927年的歷史風塵中走來,走過戰爭年代,走過和平時期,走進為之奉獻的新時代,無論從時間維度,還是從空間維度,這支隊伍讓個體、讓群體、讓中國、讓世界見證太多、驚嘆太多。正因如此,回首過往,放眼未來,更多有志青年應主動應征入伍,在部隊大熔爐,讓黨性、人民性在理論與實踐的升華中接受淬煉。在今天,不忘初心,牢記使命,對再次銘記出發原點,找到前行方向,具有重大的現實意義和深遠的歷史意義。
作為經濟欠發達地區和自然災害頻發區,人民軍隊在安康留下了光輝燦爛的足跡,抒寫了軍愛民民擁軍的感人篇章。不論是抗戰時期,歷時一年建成的五里機場跑道等野戰機場附屬設施,還是解放前夕牛蹄嶺戰役中人民解放軍打敗負隅頑抗的國民黨守軍,抑或是石泉籍威震日寇的臺兒莊戰役敢死隊隊長王范堂,平利籍革命先烈廖乾五,他們無一不是用軍人的信仰、忠誠和無畏,彰顯著人民子弟兵“我是誰,為了誰”的浩然正氣。在和平年代,在危急時刻,在生死一線,人民軍隊用鋼鐵之軀沖鋒在前,他們護衛的不僅是一方安寧,也不僅是一份堅不可摧的理想信念,更多的是萬千百姓的生死相托。在地崩山裂的震區,在烈焰熊熊的火海,在泥石傾瀉的洪災現場,總能看到人民子弟兵的身影。正是如此,才有了一份濃得化不開的軍民魚水情,也才有了一方平安祥和。
致敬八一,致敬初心和使命,需要更多的安康優秀兒女走進軍營保家衛國。建設世界一流軍隊的偉大征程,需要更多有擔負、有理想、有才能的優秀青年投身其中。好青年就該勇敢擔當起黨和人民賦予的歷史重任,積極主動參軍入伍,以實際行動報效祖國,把青春的激情和熱血揮灑在共和國最需要的地方,在軍營千錘百煉中磨掉嬌氣,養出志氣,蓄滿豪氣。要把一切為了人民的初心和使命牢記心頭,扛在肩上,滲進血液;要在守邊衛國,捍衛民族尊嚴,實現強軍目標的偉大征程中,鍛煉自我、磨礪心智、實現抱負。
致敬八一,致敬初心和使命,需要創新細致地做好擁軍優屬工作。安康有著賡續擁軍優屬、擁政愛民的光榮傳統,2016年首獲 “全國雙擁模范城”稱號。人民軍隊為了初心前赴后繼,為了使命勇往直前,他們為安康“追趕超越、綠色崛起”貢獻了人民子弟兵的紅火青春,在他們的感召下,廣大群眾的愛國擁軍熱情被激發,這種建功立業新時代的合力歷久彌堅。為此,我們要在脫貧攻堅、創業再就業、退役軍人安置等更大領域、更大范圍把擁軍優屬落到實處,做出成效。
致敬八一,致敬初心和使命,需要廣大黨員干部更好地立足本職愛崗敬業。軍民水乳交融,生死與共,才是對這個節日最好的詮釋。人民軍隊保家衛國,地方黨員干部當奮起直追,以優秀的業績予以回應和支持。安康發展滯后,需要全市黨員干部以大無畏的魄力和決心,實現變道超車,跳起來摘桃子,積極跟上全省全國發展步伐。要以“黃沙百戰穿金甲,不破樓蘭終不還”的韌勁和豪情,在基層黨建、脫貧攻堅、生態環保、招商引資等事關安康發展的大事要事上闖出新路,創出業績,以踏石留印、抓鐵有痕的作風,不斷豐富“安康創優精神”的深刻內涵。
初心如炬,使命如山。在這個特殊的歷史時刻回望過去,就是在重溫我們的紅色基因和價值原點,就是鞏固民心這塊永遠的根據地。讓我們在這2.35萬平方公里的土地上,同呼吸、共命運、心連心,下好“一盤棋”,擰成“一股繩”,做好“一家人”,為安康“追趕超越、綠色崛起”和加快建設西北生態經濟強市凝心聚力,共筑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