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王坤
地處秦巴集中連片特困地區的安康,是全國脫貧攻堅主戰場的核心戰區,貧困體量大、貧困程度深、脫貧難度大、返貧風險大。全省11個深度貧困縣中,我市占了4個,脫貧任務之重、難度之大居全省前列。
在陜南避災移民搬遷啟動以前,安康不少地區經常面臨洪水、滑坡、泥石流等自然災害的嚴峻考驗,對人民生命財產安全造成嚴重威脅。市委、市政府立足市情實際,堅持把移民搬遷作為脫貧攻堅的關鍵舉措和推動發展的重要引擎。大量農村勞動力從山上搬到縣城周邊、集鎮附近或安置社區,脫離了過去賴以生存的土地,形成移民搬遷安置社區勞動力局部富集,為發展勞動密集型產業、釋放人力資源優勢紅利帶來希望和潛力。
2014年以來,圍繞“搬得出、穩得住、能致富”目標,依托規劃建設的1364個陜南移民搬遷集中安置點,市人社局積極搶抓東部勞動密集型產業“騰籠換鳥”的有利時機,大力發展“新社區工廠”,為“無法離鄉、無業可扶、無力脫貧”的貧困群眾提供在家門口就業的機會。
市委、市政府先后出臺了關于培育和發展新社區工廠的《實施意見》以及促進毛絨玩具文創產業集聚發展、打造安康新興支柱產業的6項措施及11條意見,新社區工廠呈現電子產品、機械零部件、服飾制作、農產品加工以及毛絨玩具等文創產業多種業態。
2018年8月16日,建行陜西省分行與安康市政府聯合舉行了“新社區工廠貸”發布會,“新社區工廠貸”正式推出。截至目前,“新社區工廠貸”累計發放62戶、累計投放額達5124萬元,余額為4956萬元,覆蓋10個縣區、133個社區,135家新社區工廠。
針對安康現狀,“新社區工廠貸”量身定制了三款金融產品作為三套方案,以適用于不同規模、不同需求的企業。這三款金融產品分別是:財信擔保——撬動億元信貸資金、融資租賃——補貼租金低成本、新社區工廠貸——金融信貸零擔保。由市人社局出資開立風險補償金專戶,建行安康分行按照風險補償金放大10倍,核定放貸總規模,為優質的新社區工廠提供單戶最高200萬元、最長期限為1年的純信用貸款。貸款利率根據新社區工廠扶貧帶動效果實行差別化管理,最低可執行人民銀行基準利率。
“新社區工廠貸”從評價測算、利率確定、審批放貸、風險防控等方面作出了機制性探索。重新設計信貸評價思路,變傳統的看“三品三表”為“四看四判斷”。在貸款額度測算方面,不以收入、利潤等財務指標作為貸款測算依據,更多關注實際投資額和生產規模。區別于傳統貸款按照收益覆蓋成本的定價做法,實行純信用、無抵押、無擔保、差別化利率,隨借隨還。審批放貸變單點受理為批量化運作,確保工廠能及時進材、按時發放工資、穩定接單、按期交貨,保持可持續發展良好態勢。建立銀政企聯席會議等聯動機制,政府常態化監測 “白名單”新社區工廠的工商、稅務、用工、水電等信息,實現立體監測,有效防范風險。
“新社區工廠貸” 不僅在建行系統內是首創,在全國金融機構也是首開先河。這是試水普惠金融可持續模式助力脫貧攻堅的一個創舉,是確保“后扶貧時代” 建檔立卡貧困戶脫貧不返貧的又一探索。它回答了普惠金融為誰服務的問題,找準了普惠金融與服務實體、精準扶貧的契合點。這一創新信貸模式,對新社區工廠提供融資貸款支持,有利于企業擴大再生產,迅速增加新工廠,免除了之前保持觀望的外地企業特別是東部企業的后顧之憂。此外讓企業發展無后顧之憂,也解決了無法離鄉、無業可就的移民搬遷群眾就地、就近就業的需要。“新社區工廠貸”通過扶持企業發展壯大、刺激就業增收、形成規模效應,助力安康打造新服務、新環境、新產業、新民風、新生活的新社區。年輕人事業有了新起點,孩子能夠留在父母身邊享受快樂童年,老年人可以安心頤養天年,社區社會治安綜合治理也因此順暢了許多,諸多信訪問題也得以化解。
同時, “新社區工廠貸”助力安康由不可持續的“打工經濟”轉型為可持續的“新社區工廠經濟”,走出一條可持續發展的脫貧不返貧之路。為安康后續招商引資解決了信譽度問題,為安康產業扶貧開辟了新的資金籌措渠道,更進一步健全了建設銀行系統全方位、多層次推進金融扶貧的工作體系,同時也將進一步推動安康“新社區工廠”發展邁上新臺階,為安康打贏打好脫貧攻堅戰提供了有力的金融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