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潘鐸印
近期,繼貴州黔西縣牛肉粉漲價被要求恢復原價后,該省其他地區部分羊肉粉漲價再次被約談,引發關注。10月15日,針對普通羊肉粉從每碗8元上漲到10元的問題,習水縣、綏陽縣市場監管部門進行了專項檢查,并先后以發通知、約談的方式,對個別早餐經營戶試圖集體漲價的行為進行警告,并責令已漲價的早餐店“降回去”。(10月23日南方都市網)
早餐一碗牛肉粉或羊肉粉,是貴州老百姓常見生活方式。在貴州省畢節市黔西縣,老百姓對牛肉粉更情有獨鐘,這里大街小巷隨處可見各式牛肉粉館。然而,當地牛羊肉粉商戶近日“任性漲價”引發關注。
當地市場監管部門調查后發現,此次牛羊肉粉漲價背后,是由于個別經營者通過微信群發布漲價言論,相互串通漲價。由于發布漲價言論的經營戶積極配合調查,自愿承諾恢復原價格,主動消除影響,公開致歉,因此市場監管部門只對其作出行政告誡處理,未予以行政處罰。
監管部門基于民生考慮,對漲價行為進行干預,約談商家,敦促恢復了原價,維護市場秩序的警覺與敏感性值得肯定。但一碗牛羊肉粉的價格,關乎消費者的民生,同樣也關乎商家的民生。營造良好的市場氛圍,政府相關部門應該做的是激勵市場增加供應,基于廣大人民群眾的基本生活需求,采取加大政府投入和補貼的方式,把居民的生活負擔降下來。同時要積極調整消費市場應對策略,保障公平競爭,加強市場監管,維護市場秩序。
政府監管部門有必要依法加強對各類市場主體價格活動的監督檢查,對價格違法行為進行制止和懲處,創造更加公平有序的市場競爭環境。但除了依法查處串通漲價、哄抬物價、擾亂市場價格秩序的行為,還要想辦法拓寬市場空間,挖掘市場潛力,健全生活必需品市場供應鏈,對生活必需品生產、運輸給予必要政策傾斜、補貼,確保市場供應,為遏制亂漲價提供市場原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