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王春云
1949年的3月23日上午,毛澤東率領中央機關離開中國革命最后一個農村指揮所——西柏坡,向北平進發。臨行前,毛澤東對周恩來說,今天是進京趕考的日子,進京“趕考”去。周恩來說,我們應當都能考試及格,不要退回來。毛澤東說,退回來就失敗了。我們決不當李自成,我們都希望考個好成績。
72年過去了,毛澤東同志的“進京趕考”,對于今天的黨員干部來說,仍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站在歷史交匯的新起點,黨員干部們要做新時代進京趕考的緊迫型干部,以時不我待的奮斗姿態,永葆共產黨人政治上的堅定性和思想道德上的純潔性,向黨和人民交出新的滿意答卷。
保持“趕考”的心態,自覺提高憂患意識。對于黨辦干部來說,要認真找差距,主動對標標準,主動加壓,居安思危。對照“絕對忠誠”,常思我們的政治品格過不過硬,在“三服務”上政治敏銳性強不強;對照“高度自覺”,常思我們的大局意識、團結協作意識強不強,工作主動性強不強;對照“極端負責”,常思我們的作風過硬不過硬,是否時時、事事認真負責,精益求精;對照“無怨無悔”,常思我們的奉獻精神怎么樣,是否做到“領導要求的和沒有要求的標準一樣;對照“廉潔自律”,常思我們的道德操守有沒有堅持,思想防線織得牢不牢。
保持“趕考”的心態,以“甘當小學生”的態度抓學習。學習黨史應當成為我們每一名黨員干部的自覺行動,無論采取何種方式學習黨史,都要始終以一種虔誠者的姿態用心用情去學。要古今貫通學,把學習黨史同學習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結合起來;要突出重點學,抓住重點、瞄準關鍵,著重從重大事件、重要會議、重要人物、重要思想等方面來學;要聯系實際學,黨辦干部要聯系自身思想實際和工作實際學習黨史,在歷史中尋找可借鑒的服務和治理之道。
保持“趕考”的心態,以“咬定青山不放松”的拼勁抓落實。毛澤東同志提出的趕考,是要求全體黨員干部要在任何時候給人民出的考題交出一個滿意的答卷。作為黨辦干部,我們要立足各自平凡的崗位,扎實工作,為群眾服務好。必須不斷增強責任意識,工作中負責、盡力、用心、用情,面對困難不退縮,面對失誤敢擔責,使參謀、協調、服務與形勢“合拍”,與領導“同律”,力爭在文稿中多出精品,在信息中敏銳研判,在督查中取得實效,努力形成“大綜合、大服務、大協調”工作機制,力促黨辦工作質量大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