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 吳昌勇
引進特色富民產業,是當下鄉村振興的大事件,這涉及對傳統優勢產業的改造提升,也有對產業特色不足的增強,目的都在于建立鄉村產業可持續發展的后發優勢。
引進,要立足當下,評估產業的適生性,避免“水土不服”帶來的勞民傷財;要放眼長遠,前瞻引導,科學種植,提升產業的覆蓋性,形成一定的產業氣候;要完善產業鏈條,注重上下游之間的銜接,在做大做強的同時,持續提升產業層次,保持市場競爭力。近年來,全市在引進特色產業項目上持續競進,對效益和優勢產業稟賦提升增進明顯,但也有教訓值得總結。
石泉中池鎮引進種植的“油南瓜”,是遠道而來的一項新產業,是“他山之石”,村民寄予熱切的豐產增收的希望是可以理解的。但引進只是第一步,接下來試驗示范要做的事還很多,畢竟,這項特色產業還有待接受田野和市場的最終檢驗,這是科學鐵律,也是群眾期待。鎮上在確保“油南瓜”落地生根的同時,亟待從技術對接、規范種植、采收儲存、市場開拓等方面持續跟進,努力為產業健康成長提供全周期服務,讓承載著美好愿景的“油南瓜”成為“金南瓜”,這是政府必須認真對待的要事。如此,才能有機提升群眾發展產業的信心和熱情,實現以高產高效帶富增富的初衷。
產業興旺是鄉村振興的基礎,如何讓特色優勢產業蓬勃發展,讓農業增效、農民增收、農村繁榮,這需要我們以開放的眼光發展優勢產業,以效益的觀念增強特色產業,以廣覆蓋的理念扶持主導產業,這是鄉村振興的新課程,各級政府必須帶著農村新型經濟組織、帶著廣大群眾一起答好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