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任雪姣
欲知大道,必先為史。歷史是一個國家發展軌跡的忠實記錄,是一種文明繁衍生息的堅定傳承,是一個時代滄桑巨變的偉大見證。在歷史中我們可以追尋一個民族、一個時代、一種文化的精神脈絡,也可以體會一段經歷、一份成長、一種堅守的厚重力量。
當今之中國正處在承上啟下、繼往開來的歷史轉型期,中央適時提出學習黨史的號召正當其時,十分必要。“學史明理、學史增信、學史崇德、學史力行”應當成為每一位黨員干部身體力行、努力實踐的重任。
在濃厚的學史氛圍下,近一段時間,我認真閱讀了《中國共產黨簡史》。這部書系統回顧了我們黨團結帶領中國人民不懈奮斗的光輝歷程,深入總結了黨在各個歷史時期創造的理論成果、積累的寶貴經驗、鑄就的偉大精神,深刻闡明了黨為中華民族作出的偉大貢獻、為解決人類問題提供的中國智慧中國方案,展望黨和人民事業發展的光明前景。這些重要論述立意高遠,博大精深,讓我深切地感受到,要在學史知史中“標注”初心使命,以史為鑒、以史為師、以史為鏡,在前輩先烈的事跡中補足精神之鈣,從黨的奮斗征程中筑牢思想之基,在無窮的拼搏動力下把握奮進之能。
心中有信仰,腳下有力量。2006年,剛大學畢業即成為一名職場新人,面對新鮮而陌生的工作環境,所學所知與實際工作有很大的差距,一度使我陷入迷茫。工作上我失去目標、沒有方向也沒有動力,我似乎迷失了自己,工作僅僅是為了謀生么?那我的工作意義和自我價值究竟體現在哪里?為了改變負面消極情緒,我開始注意身邊的優秀職工是如何工作生活的。很快我發現他們身上擁有著一種同樣的品質,那就是敬業愛崗、目標清晰、執行力強,他們一樣是從不熟悉慢慢成為行業里的行家里手。于是我就有了效仿的榜樣,每一項工作不做好不罷手,每一次業務,不懂就問,不會就學,業余時間大量讀書,學習專業知識,學以致用。半年內我的工作有了起色,也建立了自己的信仰,那就是忠誠、擔當和敬業。信仰讓我逐漸強大,讓我不斷成長,讓我一步一個腳印地從莘莘學子蛻變成了合格的職場人。
知所從來,方明所去。在這段集中學習的時間里,我提出并解決了面對人生的三大問題,那就是:我為什么要工作?我在為誰而工作?我應該怎樣工作?
1911年,年僅14歲的周恩來在回答老師的提問時,鏗鏘有力地說出了“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的宏偉志向,誓言“險夷不變應嘗膽,道義爭擔敢息肩”,立下“面壁十年圖破壁”的遠大志向。此后,他努力踐行自己的諾言,鞠躬盡瘁、死而后已,成為后來者仰視的高山。他的工作不是狹隘的解決溫飽,而是抱定了為蒼生立命的偉大理想;他的工作不是為了自己的榮華富貴而是一切為了人民,一切服務人民的堅定信念;他的工作從不因外部的不順而懈怠,甚至在生命的最后關頭,依然忍辱負重,苦撐危局。這些力量和精神引導、啟發并深深地感染著我。
人要有點精神、有點追求,我們工作絕不是為了養家糊口,而應該把它當做實現自我價值,完成人生夢想的舞臺;我們的工作也不單單是為了自己過上高品質的物質生活,而應該是服務群眾,為群眾多用心思,多辦好事,多解難題;我們的工作也不應該是機械地完成任務,而應該把碰到的困難當做挑戰自我的方式方法,全身心地做好每一件事。作為市政園林處一名青年黨員,路平、燈明、排水暢通、保障設施正常運行,努力提升人居環境,創建美麗幸福新安康是我們的奮斗的目標,我甘愿成為工作上一顆不可或缺的螺絲釘,從細微處著手,從力所能及的事情上入手,腳踏實地地把初心使命變成埋頭苦干、真抓實干的原動力,立足新起點、新征程,把青春小我融入時代大我,始終做到初心如磐、使命在肩,乘勢而行,始終牢記“公益市政,服務人民”的宗旨,奮力譜寫新時代追趕超越市政園林新篇章,讓青春芳華在奮斗中綻放絢爛多彩的亮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