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 李靜
勞務經濟是人口大國的中國特征。作為勞務大市,勞務經濟始終伴隨安康改革開放以來長足可持續發展,為農村脫貧攻堅、剩余勞動力轉移注入持久動力。進入鄉村振興新的發展階段,勞務經濟依然作為鄉村重要經濟形態長期存在,是促進農民增收、促推農村產業發展的重要力量。
鄉村振興的關鍵是產業興旺。產業興旺取決于產業自身市場性、商品性和全鏈條性特質的塑造,客觀上必然產生跨區域、跨行業、跨產業的勞務要素流動,且必然更加靈活、通暢和高效。隨著新時期農村產業轉型升級,對于勞務人員的專業化、職業化、流動性、活躍性和組織化程度要求更高,這也意味著必須改變過去傳統的、被動的、點對點的雇傭勞務開發方式,不僅僅要做足數量文章,更要做足質量文章。勞務經濟必然以市場經濟的活躍因素,成為影響經濟增長、經濟轉型的重要力量。
旬陽建立村級勞務公司統籌型、合作型、借助型的運營模式,是對發展勞務經濟的有益實踐。勞務經濟是農村產業興旺的重要促推力,必須千方百計促使勞務經濟健康有序發展,以適應鄉村新經濟發展帶來經濟社會轉型的新情況、新需求。從長遠發展看,各級政府要高度重視鄉村勞務經濟發展,立足本地勞務資源整活與激活,根據內外市場和本地主導產業中長遠發展需要,開展“培訓+”職業教育,通過訂單式的、有針對性的培訓,不斷提高鄉村勞務人口的技能和職業素養,打造適應本地高質量發展的勞務隊伍,通過勞務經濟健康高質量發展,為促推鄉村振興注入十分重要的要素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