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黃云慧
“土專家”“田秀才”成長于鄉間熱土,扎根于民間,但他們的種植技術、養殖經驗、民間技藝等,一點也不“土”,反而很“香”。堅持農業農村優先發展,就要積極盤活鄉土人才資源,引導鄉土人才扎根家鄉、服務基層。
深入挖掘,讓鄉土人才“破土而出”。要對身邊的“土專家”“田秀才”高看一眼、厚愛一分,深挖鄉土人才潛能,通過調查摸底、勞動競賽、技能展示等形式,從農村致富帶頭人、產業大戶、返鄉創業人員、鄉賢、農村合作社帶頭人等人員中挖掘鄉土人才,按技術推廣型、能工巧匠型、生產經營型分類進入鎮級人才“超市”,建立縣、鎮、村三級鄉土人才信息庫,實行動態管理、跟蹤服務,真正讓鄉土人才“破土而出”,從“幕后”走向“臺前”,成為鄉村發展的一道亮麗風景線。
精心培育,促進鄉土人才“茁壯成長”。搭建鄉土人才成長平臺,深入實施“新型職業農民塑造工程”、鄉土人才培育工程,依托職業技術學校、遠教平臺、農業合作社等培訓資源及就業實踐基地,以“整合資源、人才點單、政府買單”的方式,對“土專家”“農秀才”“非遺傳人”“新農人”等鄉土人才進行分類培訓,不斷更新鄉土人才思想觀念,提升鄉土人才的技藝技能,增強其創新創業能力,引導他們發揮自身技術、管理、資源優勢,示范帶動更多“金種子”在基層一線生根發芽、開花結果。
搭建舞臺,推動鄉土人才“芳香四溢”。發掘人才,培育人才,最重要的還是要善用人才。將政治站位高、思想素質好、致富帶富能力強的鄉土人才,及時推薦到村“兩委”班子,為基層組織建設提供強有力的人才保障。支持鄉土人才在種養殖、電商、鄉村旅游、新社區工廠等領域辦企業、興實業,促進農業增效、農民增收。大力實施鄉土人才服務基層行動,推行“鄉土人才+基地+農戶+項目”等模式,積極發揮“傳幫帶”作用,幫助群眾解決生產技術、農村發展難題,切實讓鄉土人才特色品牌“香”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