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李開濤
習近平總書記在陜西省榆林市綏德縣郝家橋村考察產業規劃發展情況時鮮明指出,要“持續發揮典型引領示范作用,建好黨支部、選好帶頭人,把基層黨組織戰斗堡壘作用充分發揮出來。”村級黨組織要堅持以高質量黨建引領鄉村振興高質量發展,通過建強“戰斗堡壘”、集結“人才尖兵”、打造“產業支撐”,以優異的成績答好鄉村振興“考卷”。
“攥指成拳”筑基礎,鍛造振興“堡壘”。求木之長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遠者,必浚其泉源。夯實基層黨建是確保鄉村振興質量成效的固“根”之舉、深“源”之策。建好過硬黨支部,提升組織力是重點。村級黨組織要大力開展“黨建體檢”行動,全面分析排查、逐個整頓提升;要創新開展“黨建聯盟”活動,推行城鄉支部“互聯共建”機制,實現“抱團”發展;要深化拓展“黨建+”模式,打造“黨建+服務”“黨建+治理”等行之有效的辦法,使黨的組織、黨的工作和黨的作用延伸到鄉村振興工作的各鏈條、各方面,真正讓農村黨組織成為引領發展的“導航儀”、攻堅克難的“橋頭堡”。
“凝心聚力”強隊伍,建強振興“智庫”。功以才成,業由才廣。實施鄉村振興需要一支戰斗力強、敢打硬仗、干凈干事的人才隊伍,加強村級帶頭人隊伍建設、強化人才儲備是重點。要落實好“頭雁工程”,不僅要選優配強村“兩委”班子,還要優化選派第一書記和駐村工作隊制度,真正發揮“帶頭人”落實政策、實施項目、帶貧致富、提升治理水平等方面的重要作用。要打好“外引+內育”組合拳,開展“筑巢引鳳”行動,引導和鼓勵高校畢業生、退伍軍人和致富能手等群體到田間鄉村干事創業;大力推進“農民技校”建設,耕耘好“自留地”,充分發揮當地“人才價值”,不斷擴充鄉村振興“智庫”。
“因地制宜”壯產業,燃動振興“引擎”。產業是發展之本、強村之基、富民之源。產業項目建設是振興鄉村的內生動力、“源頭活水”。要深挖本地優勢資源,找準農業、工業、文化等多元化切口,打出產業“發展牌”;要探索“黨支部+合作社+龍頭企業+農戶”運作模式,充分發揮龍頭企業的示范帶動作用,打造產品源頭“共享工廠”;要發展綠色生態農業,培育“看得見山,望得見水,記得住鄉愁”的現代旅游業,用綠色低碳為高質量發展賦能,不僅讓群眾富了“口袋”還為美麗鄉村添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