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汪瑾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年輕干部要起而行之、勇挑重擔,積極投身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實踐。抓好年輕干部的培養鍛煉,事關黨和國家事業的長久健康發展。黨的十九大報告提出,實施鄉村振興戰略,需要培養造就一支懂農業、愛農村、愛農民的“三農”工作隊伍。年輕干部是一支新鮮并有沖勁的社會力量,被寄予厚望,更是推動鄉村振興的重要力量。鄉村振興也為年輕干部成長成才提供了廣闊舞臺,在鄉村振興中要著力引導年輕干部樹立崇高的理想信念,培養他們敢于擔當、善于創新的能力,讓他們在鄉村振興中磨練自己,砥礪成長。
鄉村振興是一項新的偉大事業。偉大的事業,就要呼喚愿干事、能干事、干成事的年輕干部。年輕干部大多思維活躍,充滿活力,受教育程度較高,接受新事物能力強,但也存在缺實踐、缺經驗、缺閱歷……
基層工作紛繁復雜、頭緒眾多,是直面群眾企業、困難矛盾的第一窗口,工作點多面廣、量大事雜。很多的年輕人,沒有吃過苦,受過累,沒有與老百姓近距離地接觸,不能深刻體會到老百姓的酸甜苦辣。“得民心者得天下”,只有真正跟群眾摸爬滾打過的人,才能融入到群眾當中,贏得群眾的支持與信任。
青春由磨礪而出彩,人生因奮斗而升華,奮斗是新時代最鮮明的底色。年輕干部要摒除懸浮空中、不接地氣、蜻蜓點水的不良作風,應敢于接受挑戰、敢于在困難中砥礪前行,真正沉下心、擺進去、深融入,主動去經歷“風吹浪打”,去接“燙手山芋”,去當“熱鍋上的螞蟻”,當好人民群眾的“主心骨”。要站在人民群眾的立場思考問題,真誠傾聽人民群眾的呼聲,這樣才能了解群眾的真實訴求,從中汲取營養、獲得智慧,才能增進同人民群眾的感情,做人民群眾的知心人、貼心人,真心實意地為群眾辦實事、解難題、出實招,用年輕干部的“辛苦指數”提升人民的“幸福指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