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 鄭運祥
居家養老是我國傳統的養老模式。但隨著社會的發展進步,老齡化、高齡化日趨加重,以及家庭向核心化與小型化方向發展,傳統的居家養老模式受到了嚴峻的挑戰。目前和未來,大部分失能、高齡、獨居老人依舊會在家庭養老,這既成了家庭的沉重負擔,也使社區管理顯得力不從心。因此,專業養老機構為居家老人尤其是失能、高齡、獨居、特困老人提供居家養老延伸服務,是不斷提升居家老人晚年生活幸福指數的有效舉措。
在養老服務體系建設尤其是生態健康養老產業發展方面,我市有過許多有益探索并取得了積極成效。但面對巨大的社會性、基礎性需求,如何有效鼓勵引導社會力量、專業資源向居家養老服務延伸、流動,打通居家養老服務的“最后一公里”?配套機制的健全完善、各方資源的統籌優化以及更多社會力量的不斷加入,都是以解決居家養老的現實痛點為出發點的切實舉措。諸如寧陜縣,全市各地探索的各種擴大服務供給路徑越多,居家老人體驗到的獲得感和幸福感也就會越來越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