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田宇
“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田園生活是中國人內心深處最柔軟的寄托,看得見山、望得見水、記得住鄉愁。全面推進鄉村振興,改善農村人居環境,建設美麗宜居鄉村,就是要讓鄉愁有一處美麗宜人的棲息地,讓群眾的幸福感、獲得感不斷提高。
農村人居環境整治是文明城市創建的重要內容,牽涉廣、內容雜、任務重,是一項系統復雜的工程,必須要從全局出發統籌推進,整合各項政策、借助多方力量、發動群眾廣泛參與,從整體規劃布局、落地落實見效、建章立制鞏固、習慣養成樹新風等多個層面入手,打好“組合拳”,才能達到久久為功、善作善成的目的。
抓農村人居環境整治必須由政府“搭臺”。政府要把農村人居環境整治作為民生大事來抓,組建專班負責,結合當地的人居環境現狀、群眾生活習俗等實際情況,全局考慮、科學謀劃,做好研判分析和規劃布局,做到既和諧統一又兼具特色,整合資金、項目,有計劃、有層次地統籌推進,謹防“東一榔頭西一棒槌”“打補丁”“牛皮癬”式的整治。同時政府還要做好人居環境領域的建章立制工作,制定行之有效的日常維護管理考核辦法,確保人居環境整治不滑坡、不回潮,常整常新。
抓農村人居環境整治必須做好村級“自治”。村“兩委”在推進人居環境整治中要發揮好引領作用,管好用好保潔員、護河員、護路員等公益崗位工作人員,定期開展環境衛生整治,并通過督促檢查、日?己说确绞酱_保工作成效。同時依托新時代文明實踐站,充分調動黨員、鄉賢能人等志愿者的力量,常態化開展環境衛生整治志愿服務活動,強化對群眾的宣傳教育,樹立典型示范,引導群眾養成健康衛生的生活習慣,形成凈美環境人人共建、人人共享的濃厚氛圍。
抓農村人居環境整治必須群眾“唱戲”。人民群眾是鄉村振興、人居環境整治的受益者,更是建設者,要充分調動起人民群眾的積極性,讓群眾積極參與到人居環境整治行動中去,清掃干凈自己的房前屋后和室內衛生,美化庭院,不亂排亂放、亂搭亂建、亂扔亂倒、亂涂亂畫,尊重環衛工人的勞動成果,自覺踐行文明衛生的行為習慣,養成文明健康、綠色環保的生活方式,以“主人翁”的姿態共建共享良好的人居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