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陳光文
河流是一座城市的靈魂。安康河湖眾多,無論是中心城區,還是縣城和鄉鎮,幾乎都依水而建。人們與水為鄰、傍水而居,河流帶給安康以及安康人民的,不僅僅是生命與活力,更是安康賴以生存和發展的源泉。
近些年來,我市通過全面推行“河湖長+警長+X”機制、嚴格落實《安康市漢江流域水質保護條例》等措施,全市河湖生態環境得到了顯著改善,水質持續保持在優良狀態。特別是今年以來,部分縣區國考斷面水質首次從Ⅱ類升至Ⅰ類,上半年全市水環境質量排名全省第一,給安康創建全國文明城市增添了生態含金量。
但不容否認,盡管我們在加強河湖管理保護方面進行了大量有益的探索實踐,但一些區域內亂占、亂采、亂堆、亂建等河湖“四亂”問題仍禁而未絕,沿江沿河居民向河湖內亂排生活污水、亂倒生活垃圾、洗車洗衣等不文明行為仍時有發生,尤其是農村小微水體環境“臟亂差”等頑疾,不僅直接危及河湖的生態健康,也嚴重影響著一座城市的文明形象。
因此,創建全國文明城市,必須把加強河湖生態環境保護作為最重要的一環。一方面要不斷鞏固和深化“河湖長+警長+X”機制成果,持續開展以河湖“清四亂”為主體的河湖長制各項工作,壓實各方責任,以強的機制、嚴的紀律、硬的措施,堅決守住河湖生態安全底線;一方面要通過深入開展河湖長制進機關、進企業、進校園、進社區、進鄉村、進景區、進市場、進家庭“八進”宣傳教育活動,采取“線上+線下”聯動的方式,教育引導廣大公眾增強水法治觀念和水環境保護意識,杜絕損害河湖健康的不文明行為,努力營造全社會共同關注河湖、人人保護河湖的良好氛圍。
良好的生態環境是安康最大的發展底牌。創建全國文明城市,應該始終堅持走生態優先、綠色發展之路。只有馳而不息、久久為功,保護好安康的每一條河流,我們的城市才會因水而更加鮮活、因水而更加靈動。河暢、水清、岸綠、景美的良好河湖環境,也必將成為文明安康的生態底色和發展底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