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鄭時根
雷鋒是一個時代的記憶和精神坐標,是全國人民學習的光輝榜樣。今年3月5日是第62個學雷鋒紀念日,在學雷鋒紀念日到來之際,中宣部命名第十批全國崗位學雷鋒標兵共100名(含集體和個人)。他們來自企業、農村、醫院、軍隊等基層一線,立足本職、建功崗位,以實際行動弘揚雷鋒精神,以新的業績書寫新時代的雷鋒故事,為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發揮了示范帶動作用,贏得了社會各界廣泛贊譽。
此次命名的崗位學雷鋒標兵,有常年駕駛公交車穿山越嶺的駕駛員常景生,與死神賽跑中多次吶喊、湍急的洪水中懸吊下河、68米的死亡深井七進七出的消防救援大隊長李治,扎根基層30余載,只為守護一方百姓健康的鄉村醫生李尚發……他們愛崗敬業、默默奉獻,在自己平凡的工作崗位上弘揚雷鋒精神,踐行著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宗旨,是建功偉大時代的優秀代表。
近年來,“當代雷鋒”“道德模范”“時代楷模”“中國好人”等在人們身邊大量涌現,雷鋒精神綻放出璀璨的時代光芒,引領越來越多的人崇德向善、見賢思齊。之所以無數人學習雷鋒好榜樣,是因為雷鋒精神跨越時空、歷久彌新,感召著一代又一代中國人奮發向上、忘我奉獻,雷鋒精神接地氣、貼近實際、貼近群眾、貼近生活。
雷鋒非凡的人格、不懈的奮斗,鑄就了雷鋒精神,雷鋒精神是永恒的。實踐充分證明,雷鋒精神是一面永不褪色的旗幟,體現了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順應了社會進步的時代潮流,彰顯了中國共產黨的先進本色。雷鋒無論是當農業社的記工員、縣鄉政府的通信員,還是當工廠的推土機手、解放軍的汽車兵,都堅持一件事一件事認真去做、一個任務一個任務努力去完成。他忠于職守、無怨無悔、不求回報,像一顆永不生銹的螺絲釘,用自己的實際行動踐行著“忠于革命,忠于黨”“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無限的為人民服務中去”,用一個個具體行動、一件件“小事”豎起了一座精神豐碑。
雷鋒精神是中國共產黨人理想信念、價值理念、道德觀念的具體體現。雷鋒精神的核心內涵就是他身上所具有的信念的能量、大愛的胸懷、忘我的精神、進取的銳氣。半個多世紀以來,雷鋒精神始終影響著我們、感召著我們,也涌現出許許多多的“雷鋒”。“雷鋒”已成為一代代中國人共同的精神標桿。
心中有雷鋒精神,你我皆可成為“雷鋒”。我們要學習雷鋒的精神,把崇高理想信念轉化為具體行動,體現在平凡的工作和生活中,工作中應該勤勉盡責,干一行、愛一行,生活中要樂于助人,傳遞溫暖、扶老攜幼、團結鄰里,把雷鋒精神代代傳承下去。黨員干部要始終牢記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根本宗旨,把黨和人民的利益放在第一位,始終做愛崗敬業的模范者、做助人為樂的踐行者、做傳統美德的傳承者、做道德準則的堅守者、做文明風尚的倡導者、做無私奉獻的實踐者。
又是一年學雷鋒活動日,各地各條戰線紛紛組織豐富多彩的學雷鋒活動,到處都是新時代“雷鋒”的身影,服務奉獻的暖心畫面不斷涌現,誠信、互助、友愛的良好氛圍不斷呈現在社會的角角落落,溫暖著我們每一個人。
(作者單位:漢濱區紀委監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