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方鳳玲
汗水澆灌希望,吃苦磨礪成長。吃苦是干事創業的基石,東晉祖逖“聞雞起舞”,成為一代名將;西漢匡衡“鑿壁偷光”,終成飽學之士。當前,我國正處于百年未有之大變局,改革發展面臨新的困難挑戰,青年干部要把吃苦作為干事創業的必修課,要樂于吃苦、善于吃苦、同甘共苦,把惠民生的事辦實、暖民心的事辦細、順民意的事辦好,在吃苦中練就干事創業的硬功夫。
甘吃“學之苦”,在勤思苦學中增強定力。非學無以廣才,非志無以成學。時代發展日新月異,機遇挑戰并存,唯有理論武裝頭腦,方能緊跟時代腳步。理論學習是一門“苦差事”,很多人覺得枯燥無味,耐不住學習的寂寞,但是唯有理論上清醒,才能實現政治上堅定、行動上自覺。青年干部要甘于坐穩坐熱“冷板凳”,以“釘釘子精神”持之以恒學,深悟反思學,結合實際學,在勤學善思中不斷堅定馬克思主義信仰,夯實思想根基,堅定理想信念,提升理論水平,真正將黨的創新理論內化于心、外化于行。
甘吃“干之苦”,在實干苦干中提升能力。溫室里育不出萬年松,庭院里養不出千里馬。所謂干部,干字當頭,唯有在苦干實干中才能真正練就“鐵肩膀”“硬脊梁”。然而,部分青年干部初入社會、缺少磨煉,在實際工作中心浮氣躁、拈輕怕重、怕苦怕累,甚至心高氣傲,不利于年輕干部自身成長。因此,青年干部要拒絕“躺平”,摒棄“多干多錯,少干少錯,不干不錯”的錯誤思想,鉆得進去、沉得下心,一步一個腳印,把每一步走深走實;深入群眾,甘于做“小學生”,以老前輩、群眾為師,學習做群眾工作的方式方法,在基層歷練成長,于實實在在落實“民有所呼、我有所應”中回味為民服務、為民盡責的甘甜。
甘吃“廉之苦”,在清正廉潔中強化耐力。從善如登,從惡如崩,一念之欲不能制,而禍流于滔天。青年干部正處于扣好廉潔從政“第一粒扣子”的關鍵時期,必須從一開始就筑牢思想防線,守住廉潔底線。青年干部只有堅守清正廉潔的政治本色,勤撣思想塵、多思貪欲害、常破心中賊,任何時候任何情況不放縱、不越軌、不逾矩,成熟成才,才能做一名“讓黨放心、國家信任、群眾滿意”的新時代青年好干部。
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吃苦看似是品嘗生活的味道,實則是對青年人精神的淬煉,無數成功經驗表明,當代青年干部只有甘于吃苦,才能苦盡甘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