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陳媛
“正氣存內,邪不可干”出自《黃帝內經》,習近平總書記曾引用此典,強調加強黨的作風建設,要“注重在固本培元上下功夫,引導大家正心修身、律己持家、清廉為官,自覺抵御歪風邪氣的侵蝕。”
正氣存內是干部作風的“精神疫苗”
什么是正氣?在古籍醫典中,正氣指人體機能調和、運轉順暢的健康體魄,“正氣”充足,就有了免疫屏障,能夠抵御“外邪”侵襲,不受惡疾所擾。與此同時,精神和思想層面上的“正氣”也一直為中華民族所推崇敬仰,“吾善養吾浩然正氣。”孟子認為“正氣”無私浩大又剛強磊落,正氣充盈,則乾坤朗朗,世道清明。
在干部作風建設中,“正氣”就是黨性修養對歪風邪氣的免疫力。黨性是作風的內在根基,作風是黨性的外在表現。一旦“正氣”稍有不足,“邪氣”就會以形式主義、官僚主義、享樂主義和奢靡之風等形態侵入,此時,黨員干部心中的“正氣”多少就直接決定其行為邊界,是“清操厲冰雪”,還是“時則為穢氣”?這些行為直接關系到黨的形象、黨和人民群眾的血肉聯系。正氣不彰,邪氣不祛,就會侵蝕黨的執政根基、動搖黨的執政地位、影響黨的精神支柱。
境界源于修,歪風止于正氣。當今社會,各種誘惑形形色色,一些新的利益輸送和腐蝕方式隱蔽性強、不易察覺,黨員干部必須自覺主動涵養正氣,提高對“邪”氣的辨別能力和自然免疫力,筑牢拒腐防變的思想堤壩。在遇到歪理邪說、歪風邪氣、歪門邪道時,能夠像許衡一樣,“梨雖無主,而吾心有主!”
知行合一是作風建設的實踐法寶
知正更要行正。黨員干部只有自身端正,作出表率,他人才會信服效仿、追隨跟從;若自身行止不端,只強令他人服從,是無法使人真正信服、聽從指揮的。
“知行合一”,是破解干部作風難題的不二法寶。當“躺平式干部”用文件落實文件、以會議應付檢查;當“兩面人”官員臺前高喊廉潔、幕后瘋狂斂財;當“痕跡管理”變成“痕跡表演”、“表格厚度”代替“民生溫度”、“為人民服務”異化為“為人民幣服務”……這些“知而不行”的亂象暴露出精神缺鈣與行為失范的雙重危機,“知行合一”降維成“紙面合一”。唯有讓“正氣存內”的信仰與“刀刃向內”的行動同頻共振,才能破除“說一套做一套”的官場沉疴。
讓正氣存內,不僅是黨員干部的修身課題,更是關乎政黨存續、國運興衰的時代大考。當下,黨中央在全黨部署開展深入貫徹中央八項規定精神學習教育,便是“作風建設永遠在路上”的生動宣告,以“知行合一”養“正氣內存”的實踐注解。當每位干部都能以“此心光明”的自覺踐行“我將無我”的誓言,“知行合一”就會從哲學命題轉化為百姓屋檐下的春雨、國家治理現代化的基石。
(作者單位:石泉縣委組織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