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劉成軍
人在事上練,刀在石上磨。作為一名黨員干部,必須扎根基層,多磨礪、經風霜,才能成長為參天大樹。在基層工作中,我們要切實發揚中醫學的優良傳統,從“望、聞、問、切”的“四診”療法中汲取智慧,對癥下藥、刮骨療毒,實現藥到病除,從而增強基層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從而有效保障基層黨組織的“健康”。
察言觀色,觀望群眾“冷暖”。作為一名黨員干部,關心基層群眾的冷暖是開展日常工作的重要一環。在基層工作中,廣大黨員干部要切實放下架子、沉下身子、邁開步子,深入群眾之中,仔細體察群眾對政策的態度,觀察群眾辦事時的臉色,從中摸清基層“水溫”。我們要將群眾滿不滿意、支不支持、答不答應作為衡量基層工作成績的“標尺”,始終把群眾冷暖放在心頭,把工作責任扛在肩上,改進作風,創新方法,找準在服務群眾方面存在的“短點”,堅決防治基層工作的“慵懶散拖”等頑疾,讓群眾遇事有人管、辦事有人理、難事有人幫。
兼聽則明,聽聞群眾“呼聲”。中醫“聞”道,在于聽聲辨息。黨員干部要學會做基層群眾的“知音”,不能居高臨下,只做政策的“擴音器”,還要做群眾意見的“收音機”,用好深入調研這個“聽診器”。多聽群眾心里話,從群眾家常話中辨析工作得失,把群眾“心聲”轉化為奮斗目標,把群眾“呼聲”轉化為工作要求,把群眾“贊聲”轉化為工作動力,既要把群眾意見“聽進去”,還要把工作實績“干出來”,如此才能獲得群眾的擁護。
集思廣益,征求群眾“良方”。君子好學,不恥下問。中醫之問,在于問病癥,基層之問,在于問計于民、問需于民。基層干部在工作中要時常做到“三問”,一“問”群眾之所需,廣泛征求群眾意見,充分考慮群眾訴求,以群眾需求為導向,不斷完善政策方針;二“問”群眾之所急,從群眾口中了解民生問題的“急癥”,及時對癥下藥,把“民生工程”辦成群眾滿意的“民心工程”;三“問”群眾之所喜,在政策落實后,認真詢問群眾的看法和態度,總結群眾喜聞樂見的工作方法和工作策略,形成一套適用于解決基層問題的“良方”,為科學決策提供可靠保障。
懸絲診脈,解除群眾“頑疾”。中醫之切,講究切中要害,標本兼治。基層工作千頭萬緒,黨員干部時常要面對各類繁雜紛爭,如果不能找準疑難問題的關鍵點進行“靶向治療”,只能陷于緣木求魚、刻舟求劍的窘境。廣大黨員干部在基層工作中,要始終堅持“問題導向”,不能一味求快而“下猛藥”,對疑難問題要抽絲剝繭、溯本求源,深入查找問題“病灶”,精準拔除民生所憂之“病根”,及時回應群眾關切,著力提升為群眾辦實事、辦好事、辦身邊事的能力和信心,以黨員干部的“辛苦指數”換得群眾的“幸福指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