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康新聞網訊(通訊員 許兵) 一個是位于江蘇省西太湖之畔的全國投資潛力、科技創新和工業百強區;一個是位于陜南漢江河畔銳意進取、加快發展的國家扶貧工作重點縣。因為蘇陜扶貧協作,將東西相隔千里的兩個縣區緊緊聯系在一起。這一聯,聯出了深情, 聯出了活力,聯出了發展。
蘇陜對口扶貧協作以來,石泉縣與江蘇省常州市金壇區緊密“聯姻”,在簽訂加強扶貧協作和經濟合作協議的基礎上,雙方黨政領導和發改、組織、人社、教育、衛計、園區、鎮村、民企等部門加強溝通交流,細化合作共建、結對幫扶、對口協作等各類協議,著力打造東西部扶貧協作典范,“精誠所至”走出了一條全方位協作發展的“金石為開”之路。
春節前夕,走進石泉縣后柳集鎮社區毛絨玩具工廠,工人們正加緊趕制一批訂單毛絨玩具。為給群眾創造更多就業崗位,在蘇陜協作支持下,石泉縣通過招商引進江蘇哈哥寶有限公司在后柳鎮移民搬遷社區建立毛絨玩具工廠。目前已有150余名群眾在社區工廠實現了“家門口就業”,項目全部投產后能吸納500余名勞動力就業,年產值將過1200萬元。
該縣以蘇陜協作為契機,通過金壇區牽線搭橋,主動走出去引進來,積極為企業全程代辦相關手續,從商談到租賃廠房、辦證登記、招工培訓、開工生產等環節,提供“保姆式”服務,助推招商引資與貧困勞動力就業互動雙贏。目前共接待客商30余批次,累計簽訂招商引資協議9家、落戶毛絨玩具社區工廠總部6家,這些企業全部建成后可輻射帶動全縣11個鎮3000余名貧困勞動力就近就地就業。
該縣制定出臺《支持蘇陜扶貧協作和經濟合作優惠政策》,著力把與金壇區對口協作工作聚焦在發展實體經濟上,把合作重點定位在產業協作上,先后舉辦金壇區招商推介會、河海大學專場招商推介會。通過高頻次、多層面互訪溝通交流,成功簽訂合作協議13個,確定產業項目、園區發展、社會事業等協作合作項目,成功引進數據線加工、“共享單車”、農副產品購銷等蘇陜協作項目來石泉投資。
2016年以來,該縣共獲蘇陜扶貧協作資金2675萬元,實施蘇陜扶貧協作項目26個,帶動2823名貧困人口實現增收脫貧。為規范項目資金使用,石泉縣印發《蘇陜扶貧協作項目資金管理辦法》,對蘇陜扶貧協作項目資金安排和使用情況進行公示,接受各界監督。依托這些項目,通過股金分紅、技能培訓、務工就業、訂單回收、發展產業等形式聯結廣大貧困戶,為石泉縣脫貧攻堅提供了強力支撐。
在蘇陜扶貧協作項目支持的池河嘉晟省級農業科技產業園,負責人王華介紹:“通過項目支撐,我們公司積極探索‘企業+基地+農戶(貧困戶)’發展模式,2018年帶動全縣發展訂單農業2萬多畝,涉及貧困戶2128戶。今年我們打算在全縣發展訂單農業4萬畝,努力讓更多貧困群眾走上脫貧路。同時公司還積極解決群眾就業問題,生產中除一些主要管理人員和技術崗位外,所有崗位都從石泉本地招募,優先錄用貧困人口。”
石泉縣還與金壇區簽訂《人才支援合作協議》,建立健全人才培養工作聯絡、定期會商、跟蹤服務機制,先后選派5名科級干部赴金壇掛職鍛煉,組織25名科級干部、8名學校負責人、5名醫院負責人、11名教學骨干、3名醫師赴金壇區交流學習。“通過走出去到金壇參觀學習,我們看到了差距,也增強了信心。我們正搶抓鄉村振興戰略機遇,大力發展生態旅游!”饒峰鎮勝利村黨支部書記楊衛東感慨道。
為全力支援蘇陜扶貧協作工作,金壇區專門委派兩名同志到石泉縣政府、縣發改局掛職,金壇區衛計局分批次組織18名醫療專家團隊到該縣對口幫扶、考察交流培訓,免費為群眾義診1000余人,開展手術60例,舉辦院級和科內講座14場(次),協助腦病科、外科開展新業務;金壇區農林局、教育局各選派6名掛職干部對口幫扶。目前兩地互訪交流累計200多人次,形成全方位、多層次、立體化交流機制,讓蘇陜協作達到了“金石為開”的效果。
“蘇陜合作顯真情,熨斗白菜千里行!”1月10日,石泉縣新沙農業種養專業合作社將首批25噸熨斗白菜運到金壇區一號農場。熨斗鎮無筋白菜是石泉特色農產品。去年,金壇區農林部門選派農藝專家組成援助組,幫助熨斗鎮白菜取得有機產品認證,并牽線一號農場簽訂收購50噸協議。“春節前還會再送25噸到金壇,菜農不愁銷了!”合作社負責人張守軍說,去年合作社發動農戶種植120多畝白菜,50戶社員中有36戶是貧困戶。據了解,金壇農林部門聯手一號農場,今年將在沙灣村建立蔬菜分揀中心,當地更多農戶種植的有機大白菜可直接發送一號農場會員,幫助當地更多村民脫貧。
金壇區不但聯系把石泉好的農產品品牌推出去銷售,還把他們優質的黃金軟香米稻引進到石泉進行試種,幫助提升稻米品質。2018年在池河鎮良田村試種的軟香米稻獲得成功,畝產稻谷千余斤。良田村黨支部書記感慨地說:“試種的20畝黃金軟香米稻全部被預訂一空,每斤黃金軟香米賣到15元左右,是我們原來種植稻米價格的5倍以上!”據石泉縣農林科技局局長蔡方毅介紹,金壇區還捐贈150萬元在石泉援建了稻米種植及加工項目,幫助建成烘干、加工、包裝流水生產線,今年在金壇區黃金村有機稻米專業合作社的指導下,石泉將擴大黃金軟香米種植規模,帶動更多貧困戶實現產業增收。
村幫村、鎮幫鎮,行業幫行業,社會幫扶全面開花可謂是金壇區和石泉縣扶貧協作發展的一個顯著特點。目前,金壇區與石泉縣相關部門和鎮村以及企業切實建立起深層結對共建關系,在蘇陜協作支持下,石泉的發展將會越來越好。
在金壇區的協作支持和引領下,石泉縣經濟社會持續健康快速發展,先后榮獲全省縣域經濟社會發展“爭先進位獎”“生態建設強縣”等榮譽稱號,縣域經濟社會發展處于全省、全市前茅,脫貧攻堅工作連續兩年被評為“全省扶貧績效考核優秀縣”,在全市年度目標責任綜合考核中保持了“六連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