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 朱潔
一排排整齊的樓房、干凈的社區道路、家門口就是日用品超市……這是鎮坪縣城關鎮文彩易地搬遷社區,其中的115戶413名居民從周邊各鎮搬遷而來,實現了從村民到居民的轉變。
臨近春節,安置社區里居民們懸掛的紅燈籠、中國結、福字等新春飾品營造出濃濃的年味。今年64歲的搬遷戶楊日新正忙著打掃衛生,妻子張羅著置辦年貨,迎接一家人在新居里度過的第3個春節。楊日新告訴記者,受疫情影響,在上海務工的孩子今年選擇就地過年,雖然有些失望,但絲毫不影響春節喜悅的心情。
臘肉、香腸、水果、瓜子、孫子的新衣服,楊日新細數著今年春節的購物清單。“往年住在山里,打(買)年貨來回要兩三個小時,肩挑背扛,一次也買不了多少東西。現在好了,就挨在街邊上住著,缺啥買啥,菜還能直接送到家門口。”談及搬遷后生活的變化,他感受頗多。
以前,楊日新居住在白家鄉友誼村的深山里,“破爛不堪”的土胚房,回家乘車換山路步行要一個多小時,讓他苦不堪言。2018年,享受易地扶貧搬遷政策,搬進了離縣城只有3公里的文彩易地搬遷社區70多平方米的新房里。從此,他的生活也變得豐富起來。
生活不再繞著大山轉,出門便是寬闊的大路……易地扶貧搬遷為楊日新開啟了全新的生活篇章。
“平時孫子就在縣城的城關小學讀五年級,我上下學接送,走路都能去,很方便。”除了接送孫子上下學,2020年,為有效推進易地扶貧搬遷后續幫扶工作,城關鎮創新“支部(社區)+樓長(網格長)+居民”的單元樓網格化管理服務模式,楊日新深受大家信任,被選為樓長。同時擔任文彩安置社區的理事會委員和社區委員。平日里,他配合社區工作,調解民事矛盾糾紛,管理社區衛生,日子忙碌且充實。“真沒想到我一把歲數了,還能為百姓繼續干點事,心里感到很高興。”只言片語中,楊日新感慨著易地扶貧搬遷給他家生活帶來的巨變。
“我雖然上了年紀,但還想繼續干點事,新的一年里,希望把工作做好。”楊日新用質樸的語言訴說著對美好生活的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