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訊員 袁慶 郭歌
數據顯示:近年來,全市非公經濟增加值占GDP的比重達59%以上,連續5年位居全省各市區首位;截至2018年底,全市登記注冊的社會組織達2653家,同比增加76%。實踐證明,我市非公經濟組織和社會組織呈現出蓬勃發展的良好態勢,成為推動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力量。
這一切源自于我市“圍繞中心抓黨建,抓好黨建促發展”,多措并舉打造非公和社會組織黨建“紅色引擎”的強勁驅動,使黨組織成為推動非公企業和社會組織健康發展的核心力量。
建組織,領航發展方向
加強黨組織覆蓋質量,發揮黨組織政治核心作用,是非公經濟組織和社會組織發展壯大的重要推手。
安建集團黨委書記、董事長王言平認為,企業在社會大環境中,在組織懷抱中,不會有空虛感;員工覺得他們的工作和社會息息相關,和黨的要求同向而行,不會有疏離感。
“哪里有黨員,哪里就有組織,哪里就有黨的工作和黨員作用。”王言平介紹,安建集團黨委現有5個黨支部,11個黨小組,88名黨員。安建集團改制初期,也曾面臨重重困難,公司黨組織堅持“三會一課”“黨企聯席會議” 等制度,以黨建引領企業文化建設,創辦《建筑通訊》,公司黨委被省、市授予“五星級非公企業黨組織”“全市先進基層黨組織”稱號,公司效益也一路高歌,多次被授予省級“重合同、守信用”單位、“優秀民營企業”“優秀施工企業”,成為安康建筑業的龍頭企業。
近年來,市委組織部、市非公和社會組織黨工委以擴大黨的組織和黨的工作覆蓋為重點,印發《進一步提升全市非公有制經濟組織和社會組織“兩個覆蓋”質量的實施方案》,黨組織覆蓋率始終位居全省前列。同時,以提升組織力為目標,創新開展了“規范基層組織換屆、規范基層組織生活、規范活動陣地建設、規范培養發展黨員、規范黨建經費使用管理”五個專項工作,在非公工業集中區、互聯網企業、律師事務所等領域不斷打出“組合拳”,在全省率先成立律師行業黨委,11個非公經濟組織和社會組織黨組織被省委組織部命名表彰為“全省五星級黨組織”。
在我市非公經濟組織和社會組織領域版圖上,紅色區域日益擴大,黨組織的影響力越來越強。
強隊伍,凝聚發展合力
發揮黨組織凝聚人心作用,堅持以人為本,是企業發展壯大和社會組織健康成長的基本條件。為此,我市以實施“三項工程”為抓手,著力打造高素質的黨建工作隊伍。
實施“素質提升”工程。按照“講政治、懂業務、有擔當”的標準,選優配強黨組織書記,對黨組織書記進行職業水平認證;按照“動態化管理、專業化培訓、制度化激勵”的思路,動態完善全市非公經濟組織和社會組織黨務人才信息庫。為深入破解黨組織書記“不會抓”、“抓不實”的問題,分級分類開展黨務工作者集中輪訓,市級每年至少組織一次示范培訓,近三年共舉辦各類業務培訓班180余班次,累計培訓黨員干部近萬人次。
實施“雙亮”工程。在非公經濟組織和社會組織黨員中開展“亮身份、亮承諾”的活動,積極推行黨員先鋒崗、示范崗、責任區等,團結帶領職工群眾攻堅克難、服務非公經濟組織和社會組織轉型突破發展。近年來,全市共組織黨員技術攻關項目1萬余個,建立各類黨員示范崗2萬余個,表彰“共產黨員示范店”100余戶。
實施“雙培養”工程。把非公經濟組織和社會組織中優秀員工優先培養成黨員,把黨員優先培養成業務骨干,使黨員隊伍始終保持先進性,促進企業和社會組織健康發展。近三年來,全市非公經濟組織和社會組織新發展黨員535名,平均每年增長72%。
解難題,驅動發展動能
以豐富活動為載體、服務發展為目的,運用多種靈活方式,搭建優質資源平臺,幫助非公經濟組織和社會組織解決實際難題。
2018年初,漢陰盛發魔芋公司因擴大規模,人手極度緊缺。面對困境,公司黨支部積極參加全市非公經濟組織和社會組織人才招聘會,幫助公司招聘各類經營人才和技術工人20余名,按時完成了訂單任務。漢陰盛發魔芋公司總經理陳守林感慨,“公司發展壯大,離不開黨支部的凝聚和黨員的先鋒模范作用。”
針對人才匱乏問題,市委組織部、市非公和社會組織黨工委聯合市人社局等部門,每年舉辦“兩新”人才招聘會,幫助非公經濟組織和社會組織引進技術、黨務等方面人才。
為進一步密切稅企關系,聯合稅務部門以“黨建連心、興業強稅”為主題,扎實開展“建立稅企黨建工作聯系點、建立納稅人黨校,以黨建促發展、促稅收”的“雙建雙促”活動,建立稅企黨建聯系點63個、納稅人黨校16所,開展“黨課+稅收政策”宣講活動,建立了一條稅企黨建聯建的新紐帶,激發非公經濟組織黨建內生動力。
去年9月,為進一步提振民營經濟和社會組織發展信心,市非公和社會組織黨工委舉辦了全市“兩新”組織紀念改革開放40周年黨建成果展和歌詠比賽,用200余幅圖片充分展示改革開放以來黨建引領非公有制經濟和社會事業蓬勃發展的工作成果,組織80余家非公經濟組織和社會組織1310名員工組成20個參賽隊伍參加歌詠比賽,6.5萬人通過手機直播進行了觀看,充分展現了全市非公經濟組織和社會組織領域廣大黨員昂揚向上的精神風貌。
黨建凝聚人心,更為發展注入動力。通過一系列黨建活動,企業和社會組織對黨建工作的認同和支持進一步增強,黨組織凝聚力明顯增強,形成推動全市非公經濟和社會組織發展的強大正能量。2018年12月,我市普瑞達電梯有限公司等7家非公企業被省委、省政府表彰為全省優秀民營企業,張輝等6位企業家被表彰為優秀民營企業家。
樹形象,服務發展大局
春風化雨潤無聲。黨建工作,不僅僅是凝聚發展力量,也引領著非公經濟組織和社會組織奉獻社會,以實際行動參與脫貧攻堅,樹立良好社會形象。
安康博元公司黨支部號召成立“博元公益”,策劃組織公益活動800余場次,投入公益資金600余萬元,在漢陰縣水源地所在的11個貧困村,聘請100余名貧困群眾做“御源軍”,支付每人每月1000元勞務費,既凈化了農村水源環境,又實現了貧困戶就近務工脫貧。“堅持黨的宗旨,就必須著眼于滿足群眾的需求”,博元公司黨支部書記殷璐如是說。
2018年10月,全國社會組織扶貧現場觀摩暨示范培訓班在寶雞市召開,我市平利縣作為唯一一個基層縣區進行經驗交流。自我市開展“黨建引領·助力脫貧”主題活動以來,全市612戶非公企業、67個實體性社會組織與800個貧困村結成幫扶對子,累計投資1.5億元,建設產業基地312個、孵化基地60個,提供就業崗位1.4萬余個,1.2萬余戶貧困戶實現了增收。其中92家非公企業被市委、市政府表彰為助力脫貧攻堅“優秀企業”,90名企業家被表彰為助力脫貧攻堅“優秀企業家”。
秦巴漢水間,黨旗迎風飄揚。新時代賦予了非公經濟和社會組織新的機遇和使命,黨建工作已經成為加快建設西北生態經濟強市的強勁動力,引領非公經濟組織和社會組織在服務大局中積極作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