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訊員 巴遠君 華榮艷 余正娥
生活在綠意盎然、花團錦簇的城市里,是人們的共同夢想。如今,這一切并不遙遠。“讓城市融入大自然,讓居民望得見山、看得見水、記得住鄉愁”的生態文明理念,已在旬陽落地生根,綠色生態激變陜南城市應有的活力,正深刻影響著百姓生活。
自2017年安康市摘取國家森林城市桂冠后,旬陽縣乘勢而上,順勢而為,于2018年4月提出創建“省級森林城市”,力爭在2019年底,取得省級森林城市稱號。承擔著全縣植綠增綠使命的縣林業局,則一馬當先、義無反顧、砥礪前行,竭盡全力抓好森林城市創建工作,以城市增綠實現百姓增福。
建一座森林之城:讓森林包圍城市
3月12日,在城關鎮李家臺村植樹點,縣委書記梁濤、縣人大常委會主任陳德智、縣長陳紅星、縣政協主席田麗萍等四大家領導與各機關單位干部一起參加義務植樹。挖坑、栽植、培土、澆水……現場忙碌而熱鬧。當日,該植樹點共栽植車厘子樹苗2500余株。
每年春秋兩季,縣上主要領導都會在城鎮村莊周邊、城鄉出入節點、交通道路沿線和“一江三河”兩岸直觀坡面等重點區域栽植樹木,引領全縣植樹造林新風尚。先后啟動實施了漢江綠化治理、千里綠色長廊和“太極城森林公園”“漢江百里水岸畫卷”“三化一片林”等一批綠化美化工程。據統計,“十三五”以來,全縣累計完成綠化造林面積36.41萬畝,完成義務植樹370萬株,為改善綠化城鄉面貌、創建森林縣城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2018年4月25日,縣委、縣政府印發了《關于推進新一輪城市創建工作的實施意見》,在森林城市創建中,要求全縣上下積極開展森林小鎮、美麗鄉村建設,加強道路綠化、水岸綠化、單位綠化、小區綠化、公共綠地、節點綠化及城(鎮)周邊森林屏障建設,堅持“綠水相連、森林圍城”的模式,做好縣城和20個集鎮增綠布局,著力推進太極城森林公園建設,推進拆公增綠和屋頂綠化、立體綠化工程,形成多層次、多渠道的綠化美化格局。
縣上成立了城市創建工作指揮部,由縣委書記梁濤任總指揮,縣長陳紅星任第一副總指揮,有關縣級領導任副總指揮,各鎮、縣級各相關部門和單位主要負責人為成員。縣財政整合各類創建資金,加大安排專項資金實施“以獎代補”。縣上將創建工作納入全縣目標責任制考核和各級領導干部政績考核內容,加大督查督辦問責力度。作為森林城市創建的重要單位縣林業局,迅速成立了以局長為組長,分管領導為副組長,各股室、下屬單位負責人為成員的創森領導工作小組,抽調專人負責森林縣城創建日常工作。創建工作嚴格按照《省林業廳省級森林城市評定辦法》《陜西省省級森林城市評定標準(暫行)》等,先后向市林業局上報《旬陽縣省級森林城市創建工作情況報告》《旬陽縣創建省級森林城市自查評估報告》,完成了《旬陽縣省級森林城市建設總體規劃(2018—2027)》,整合各個項目,優化資金運用,加大資源管護和生態建設管理力度,組建技術力量雄厚的創森宣傳和技術指導服務隊伍,深入推進森林城市創建工作。
建一座公園之城:在公園里建城市
走出十天高速旬陽呂河收費站出口,道路左側一條長達1.5公里規劃整齊的雪松和櫻花長廊,高大挺拔的雪松,姹紫嫣紅的櫻花,嬌翠欲滴的小草……這一切形成畫廊般迷人的入城“第一眼”。工程自今年2月21日啟動以來,經過緊張有序的規劃設計、平整土地、放線挖坑。截至3月26日,全面完成435株雪松、558株櫻花栽植,歷時45天的呂河高速收費站至呂河高速路口加油站沿線整修配套綠化工程,在縣林業局的精心籌劃和嚴格監管下落下帷幕。此項目綠化面積達30余畝,共平整土地20313平方米,清理雜灌1萬余平方米,4月下旬播種草籽后,工程綠化終于畫上了完美句號。該縣今春實施的呂河洞口至高速路口綠化提等升級工程也在同步進行中,再為旬陽縣城的“南大門”增添了一道靚麗的風景。
從“城市里建公園”到“公園里建城市”,旬陽公園建設從觀念上實現了華麗轉身,通過統籌城鄉豐富的自然生態資源,增加配套設施、推進大地公園化,構建縣域公園體系。
太極城森林公園既是縣城居民鍛煉、休閑、娛樂的好去處,也是外地游客來旬觀光旅游的首選之地,為提升園區觀瞻度,全面完成項目建設任務,縣林業局更是加大力度,搶時令,趕工期,已于今春完成“S”灣及鳴翠谷綠化。按照“喬、灌、草搭配,落葉與常綠樹木搭配,節令花卉與觀賞樹木搭配”的綠化施工原則,共栽植竹子、國槐、櫻花、大葉女貞等大樹704株,栽植薰衣草2643平方米,并在邊坡及裸露山體以栽植竹子、常春藤等為主,實施綠化1300平方米,同時搭配栽植球體233個。截至目前,已完成今年規劃總工程的80%,一個更綠、更好、更美的太極城森林公園,將以嶄新面貌為旬陽這座山水太極城畫卷增添濃墨重彩的一筆。縣城近10萬居民生活在公園里。
建一座生態之城:護好城市“綠肺”
樹木是城市之肺。為進一步增綠添綠,增加城市氧離子,著力完善縣城功能、改善縣城環境、提升縣城品位、彰顯縣城特色,打造天然氧吧,實現綠色生產、綠色生活、綠色發展。縣林業部門多措并舉,持續擴大城鎮綠色范圍、綠色視野、綠色面積,圍繞森林城市創建目標和城鄉一體化綠化發展的要求,以城鎮綠化、村莊綠化、道路綠化、江河沿岸綠化、城周山體綠化等為載體,以太極、惠民、循環為發展主題,努力勾勒“山環水繞顯太極,清波綠林入畫圖”的山水景致,奮力實現縣城周邊綠色化。
共建共享,為獲得創建省級森林縣城工作的知曉率和市民的支持率我們一直在努力。利用春季產業技術培訓、全民義務植樹、清明“倡導文明祭祀·保護綠色家園”志愿者主題活動、扶貧扶志聯村幫扶工作會等活動,進一步加大宣傳工作力度,將創森工作帶入田間地頭、會場、院落。截至目前共完成創森培訓60場次,發放創森宣傳彩頁2500余份。依托太極城森林公園人文、歷史、休閑、娛樂、健身等多功能性,積極開展青少年森林體驗、親子休閑、校園教育、智道健身、黨員社區聯建等森林生態文化活動,讓全民親近自然,享受自然,愛護自然.
在深入推進綠色進程、實現綠色化中,縣林業局不忘群眾脫貧致富奔小康,大力發展林下經濟,著力豐富農民錢袋子,近三年來,全縣實現山林經濟綜合產值19.49億元, 2018年,該縣被評為省級苗木花卉產業發展示范縣、市級山林經濟發展示范縣。
晨光熹微,在濱河公園、在太極城森林公園、在老城步道……人們三五成群,或健步如飛,或舞弄太極,或專心晨讀……呼吸清新空氣,暢享愜意時光,享受慢步生活……這是山城旬陽的綠色魅力、綠色滋養,也是創建省級園林城市帶給百姓的福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