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訊員 楊波
“2019年,我們有近300畝的小龍蝦,產量達12萬多斤,產值達240萬元。2020年有近600畝,產量達到24萬斤。”漢陰縣雙乳鎮的王世鋒說,“出乎許多人意料,蝦塘通過擴大規模,公司專門培育的蝦苗還能帶來一筆不菲的收入。”
不久前,當筆者來到該鎮種養基地時,十幾位村民正分工明確地在塘里勞作,他們有的清除水草,有的收網收蝦,有的在育苗。早在2010年,漢陰縣雙乳鎮雙乳村便打造出了一張“千畝荷塘”的旅游名片。2018年,通過招商引資,王世鋒來到雙乳鎮牽頭將閑置荷塘與龍蝦養殖產業順利嫁接,如今既美了游客的世外桃源,又富了村民的錢袋子。不僅在雙乳鎮,2020年,漢陰新增稻田綜合種養1475畝,澗池鎮洞河水庫推動大水面養殖1700多畝。
漢陰有好水,好水養好魚。2020年12月28日,筆者從農業農村部網站獲悉,漢陰縣韻釣生產養殖有限公司、漢陰縣硒蓮農業專業合作社入選國家級水產健康養殖示范場。農業農村部漁業漁政管理局明確要求,各級漁業主管部門繼續加強管理,進一步加大扶持力度,樹立水產養殖業綠色發展示范典型,促進漁業高質量發展。
“漢陰縣硒蓮農業專業合作社位于雙乳鎮雙乳村,成立于2016年,采取‘合作社+公司+貧困戶’模式,大力發展生態養殖。2018年,合作社流轉土地200余畝,發展蓮藕種植、農旅觀光產業;2019年,在農旅觀光的基礎上,發展小龍蝦、荷蝦共養立體化養殖;2020年與湖北潛蝦公司合作,擴大小龍蝦養殖規模,建設標準化蝦塘200畝,每畝出產小龍蝦400余斤,實現產值160萬元。目前,還擬推廣小龍蝦養殖繁育套養基地500畝,填補安康漁業小龍蝦養殖種苗繁育空白。”縣農業農村局吳登清介紹,“漢陰縣韻釣水產養殖有限公司成立于2016年,已累計投入資金260余萬元,建設標準化池塘100余畝,現養殖有觀賞魚、德國鏡鯉、匙吻鱘魚、黑魚、中科5號鯽魚、稻田小龍蝦等,2019年被評定為市級現代農業園區,預計2020年產值達110余萬元。”
目前,漢陰縣已有國家級水產健康養殖示范場3個、市級現代漁業園區3個、市級水產養殖良種繁育園3個、縣級現代漁業園區5個。全縣稻田綜合種養面積達3000余畝,同比增長20%。全縣水產養殖總面積達到12420畝,水產品產量5990噸,漁業產值達7872萬元。
“源于漢陰長期以來發展綠色循環經濟孕育的生態漁業,漁業站工作人員抽取3家水養殖戶的鯉魚、草魚、鯽魚三個品種三批次抽樣檢測,質量合格率100%。中省對我縣鯉魚、草魚、小龍蝦、大口鯰及水質三批次抽檢質量合格均為100%。”縣漁業站負責人周建軍說。
2020年6月,在省水產研究所與市漁業生產工作總站的關懷下,漢陰領取了扶貧魚苗40萬尾,異育銀鯽中科5號和草魚夏花等優質魚苗,經過兩個月地精心喂養,均達到2寸以上。在蒲溪鎮公星村免費發放扶貧魚苗40余萬尾,惠及8個鎮36個村15個村合作社及28戶貧困戶,發放到貧困戶和養殖大戶手中。預計養殖戶畝均增收3000元以上,實現了既保護生態環境又促進群眾穩定增收的目標。
值得一提的是,漢陰搶抓長江“十年禁漁”、漢江網箱禁養、支持稻田綜合種養政策機遇,充分利用優勢資源稟賦,加快漁業轉型升級,以水產健康養殖“四大行動”為抓手,積極創建國家級健康養殖示范場,發展稻魚、稻蝦、稻蟹、稻鱉、荷蝦綜合養殖產業,水產養殖已成為帶動當地群眾增收和經濟發展的優質產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