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 劉銳萍
正月初七,旬陽縣金寨鎮珍珠村。
冬日暖陽下,蜿蜒盤旋的水泥路如同經脈般貫通整個村落,四周環境清幽,房子錯落有致,衛生干凈整潔,伸向藍天的樹枝已開始冒出新綠,一切都呈現出春天生機勃發的樣子。
“以前可不是這樣的。”
看出記者臉上的欣喜,同行的村黨支部書記吳清龍介紹說。珍珠村距離金寨鎮政府18公里,曾經的狀況是位置偏僻、自然條件差、交通不便、信息閉塞,晴天一身灰、雨天一身泥,出行難、上學難、就醫難、買賣難,成為村民發家致富的“攔路虎”。
2018年伊始,包聯珍珠村的安康市公安局派出精干力量,和鎮村干部一道,經過反復走訪、調研、論證,為這個深度貧困村量身定制幫扶計劃,確定了道路改擴建、黨群服務中心等建設項目。
不到兩年時間,在各方的共同努力下,走出深山的路打通了,人們的思想也被“打通”了。村里先后修建產業路19條14公里,農用機械可以直接開到田間地頭,老百姓結束了過去肩挑背馱的歷史;共發放產業獎補資金58.79萬元,極大地調動了群眾生產積極性;合理利用金融扶貧工具,發放“5321”產業貸款434萬元,解決了一大批農戶發展種植、養殖資金短缺的燃眉之急。村里紅白喜事、人情分子攀比現象大幅下降。
據駐村第一書記徐以勤介紹,珍珠村過去產業結構單一,群眾收入不穩定,面對土地“碎片化”、產業“零星化”的困境,駐村工作隊和村“兩委”因地制宜、長短結合,打出了一套興產業、強后勁的“組合拳”。目前,珍珠村傳統的煙草、畜牧、勞務產業得以鞏固,拐棗、魔芋、光伏、五味子四大新興產業培育壯大,花椒、黃花菜、金銀花、中藥材等特色產業逐漸形成規模,每戶都有一項長效增收產業、一個當年增收項目,達到“短中長遞次收益、高中低立體效益”的良好成效。
在走訪中,記者聽到老百姓的贊美之聲:在脫貧攻堅戰役中,駐村工作隊始終把辦實事、暖民心作為重中之重。48位村民在家門口享受慢病篩查和殘疾證辦理,6名初中畢業生順利就讀技校,幫助村民銷售豬肉、土雞、甘蔗酒等土特產品30萬余元……一樁樁實事好事溫暖了民心,也凝聚了人心。
曾經是旬陽縣7個深度貧困村之一的珍珠村,2020年10月底,高質量地完成了“村出列、戶脫貧”的脫貧攻堅任務。如今,組組修通水泥路、家家用上自來水,戶戶通了電、網絡全覆蓋,面貌一新的村委會、功能齊全的衛生室,還有明亮的路燈、整潔的庭院、美好的新生活,構成了一幅新時代的美麗鄉村畫卷。
2020年12月23日,在安康市召開的脫貧攻堅表彰獎勵大會上,珍珠村包聯幫扶單位——安康市公安局被市委、市政府榮立集體二等功;市公安局派駐旬陽縣金寨鎮珍珠村第一書記徐以勤,被批準榮立個人二等功。
脫貧摘帽不是終點,談到來年的工作打算,徐以勤堅定地說道:“我們還要再出發,持續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把脫貧攻堅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起來,把珍珠村打造得和它的名字一樣美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