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 董良軍
黨史如明燈,照亮前行之路。
3月31日上午,牛蹄嶺上豐碑聳立,莊嚴肅穆。在牛蹄嶺戰役紀念碑前,市委常委班子全體同志低頭默哀,緬懷革命先烈,重溫入黨誓詞,感悟共產黨人的初心和使命。
就在同一時刻,安康市委黨校大禮堂內,數百名黨員干部凝神靜氣。原中央黨史研究室研究員姚金果正在講授的《中國共產黨的百年歷程》主題黨課,讓黨員干部在學史明理中高舉真理“火炬”。
自3月12日全市黨史學習教育動員大會召開以來,“學史明理、學史增信、學史崇德、學史力行”成為全市上下廣大黨員干部的自發要求和自覺行動。各級黨組織緊緊圍繞“學黨史、悟思想、辦實事、開新局”全面鋪開黨史學習教育,廣大黨員干部將初心融入血脈,把使命扛在肩上,用黨的偉大成就鼓舞斗志、堅定信念,進一步增強了奮力譜寫安康新時代追趕超越新篇章的責任感和使命感。
提高政治站位,強化責任擔當,迅速掀起黨史學習教育熱潮
懂史明大義,學習正當時。
早在3月5日召開的市委常委會會議上,我市就及時傳達學習習近平總書記在黨史學習教育動員大會上的重要講話精神。3月12日,全市黨史學習教育動員大會召開。3月25日,市委理論學習中心組(擴大)集體學習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巡視工作的重要論述、中省關于加強巡視巡察工作的有關文件和習近平同志《論中國共產黨歷史》有關篇目,并開展交流研討。
省人大常委會副主任、市委書記郭青強調,高質量開展黨史學習教育,是當前和今后一個時期一項重大政治任務,各級黨員領導干部要充分發揮示范帶頭作用,把加強學習作為提高素質、增長才干、做好工作的重要途徑,樹立良好學風,注重學以致用,防止淺嘗輒止,真正做到學有所思、學有所悟、學有所得。
3月20日,市政府召開黨史學習教育動員部署會議。市委副書記、市長趙俊民強調,要堅持把黨史學習教育成果轉化到推動經濟社會持續高質量發展的行動中,貫穿到做好“六保”“六穩”工作的全過程,不斷凝聚“追趕超越、綠色崛起”的強大動能,全力推進經濟換擋提質、積勢蓄能、恢復增長,確保“十四五”開好局、起好步,以優異成績迎接建黨100周年。
聆聽黨史黨課、瞻仰革命遺址、重溫先烈事跡、走進基層宣講……自3月中旬以來,市人大常委會、市政協、市委組織部、市委宣傳部、市紀委監委、市委政法委、市委統戰部等市級國家機關紛紛召開黨史學習教育動員大會,并通過各種形式舉行黨史黨課專題輔導,開展“瞻仰革命遺址 重溫紅色記憶”清明祭英烈等活動,全面引領各級各部門迅速掀起黨史學習教育熱潮。
堅持上下聯動,實現同頻共振,推進黨史學習教育走深走實
根植紅色熱土,汲取黨史“營養”。連日來,全市各級各部門黨員干部帶著信仰、帶著感情、帶著責任,緊扣黨史理論,領悟思想偉力,有力有序推進黨史學習教育走深走實。
市委辦公室機關黨支部來到紫陽芭蕉口中共安康地委機關遺址重溫革命史;市政府辦公室機關第一黨支部赴平利開展“學黨史守初心·強產業促振興”主題黨日活動;市委政研室(改革辦)到漢陰瞻仰陜南人民抗日第一軍紀念碑;市人社局開展集體研討學、影片觸動學、專題講解學、開辦專欄學、現場感悟學、效果測試學;安康高新區、市交通運輸局、市金融辦組織觀看黨史題材電影;市工信局(國資委)組織黨員干部發表“百字感言”微分享,通過“講——聽——悟”模式確保學習教育取得實效。
嵐皋縣邀請省內黨史專家,為全縣副科級以上領導干部、村(社區)黨組織書記作黨史講座,并舉辦“比學賦能”演講比賽;鎮坪縣開辦“黨史學習教育夜校”,領導帶頭講、邀請專家輔導講、分享交流互相學,持續開展黨史學習教育;旬陽縣依托紅軍紀念館、紅色文物展館、丹鳳嶺烈士陵園、旬陽家風師風廉政教育基地等,將其作為黨史學習教育的大課堂,累計接待黨員干部近9000余人次。
“清明祭英烈,共鑄中華魂”。清明節前夕,白河縣、漢陰縣、安康日報社分別來到卡子鎮東壩烈士公墓、陜南抗日第一軍紀念碑、渭華起義烈士紀念碑舊址;市發改委、市公安局、瀛湖生態旅游區、市教體局等部門分別到牛蹄嶺戰斗遺址、安康烈士陵園開展“學黨史 祭先烈 立宏志”活動。據市民政局開通的網絡祭掃平臺統計,清明節期間,參加現場祭掃的群眾達到1.8萬余人次,清明祭掃活動成為黨史學習教育的“活教材”。
創新方式方法,拓展實踐領域,把學習成效轉化為發展動力
黨史學習教育開展以來,我市各級各部門注重加強組織領導,創新方式方法,把學習黨史同推動工作、解決實際問題結合起來,開展好“我為群眾辦實事”實踐活動,把學習成效轉化為工作成效和發展動力,防止學習和實踐“兩張皮”。
市行政審批服務局以“黨建+服務,政企面對面”為主題,開展“市民進大廳·服務零距離”活動;安康高新區圍繞項目落地、社會穩定、醫療衛生、社會治理、教育文化、道路安全六方面群眾“急難愁盼”問題,制定“我為群眾辦實事”事項清單;市農業農村局開展農產品質量安全等“六大為民行動”;鎮坪縣行政審批服務局著力推進“跨省通辦”,實現143項高頻政務服務事項“跨省通辦”,提升了鎮坪、竹山、竹溪三地群眾企業辦事便利度;紫陽縣把黨史學習教育與為民服務相結合,認真梳理群眾“急難愁盼”問題,解決推動經濟社會發展中的難點痛點;市脫貧辦(扶貧局)到老縣鎮蔣家坪村重溫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精神,為包聯茶園栽植樹木;市應急管理局到嵐皋石門鎮月星村開展“學黨史、訪民情、幫春耕、促振興”實踐活動,為幫扶戶送去優質化肥;安康日報社聯合口腔醫院為江北辦社區群眾進行免費義診;市城投公司加快老舊小區改造、中心城區公共停車場建設。據了解,我市已印發《“我為群眾辦實事”實踐活動實施意見》,對此進行全面部署,活動采取“1+X”規定動作和自選任務相結合的方式,并以“十大惠民行動”為抓手,確定了10大項50余項重點任務,形成“我為群眾辦實事”市級領辦重點項目清單,目前梳理出辦實事項目共186項,向縣區部門征集實事事項467項,所有項目均確定了責任部門、責任人和完成時限,市委巡回指導聯絡組加強跟蹤督辦,確保活動取得實效。
巍巍秦嶺,滔滔漢江,見證了安康人民謀幸福的艱辛歷程。各級黨員干部一致認為,只有銘記黨領導人民創造的中國革命史,切實把紅色傳統發揚好,才能更好地把握現在、啟迪未來。如今,站在新的歷史起點,安康人民將從黨史的精髓中汲取思想偉力,用黨的光榮傳統啟迪智慧、凝聚力量,奮力譜寫新時代追趕超越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