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 鄭運祥
從2010年4月正式掛牌成立,到2015年9月經國務院批復升級國家高新區,再到2020年綜合排名全國169個國家高新區第63位。十年來,這塊規劃控制與預留面積120平方公里,托管51個行政村,規劃人口45萬的發展熱土,一躍成為陜西向南開放第一門戶和建設西北生態經濟強市的核心引擎。而項目建設,就是該區實現高質量發展、高品質跨越的核心密碼。
自成立之初,該區就把項目建設作為追趕超越的根本抓手,立足項目支撐,推進跨越發展。“十三五”以來,該區緊扣高質量發展鮮明導向,堅持重大項目支撐引領,累計策劃包裝項目700余個,落地實施重點項目500余個,完成投資700余億元,順利推進了一批事關發展全局的重大項目,干成了一批打基礎利長遠的重大工程,推動經濟社會取得長足進步。
“好,真是太好了!”5月19日,記者走進位于安康高新區的智能電氣設備研發生產項目建設現場,目力所及都是一片繁忙建設的場景。該項目建設單位——安康陜變智能電力裝備制造有限公司負責人謝麗娟在面對記者采訪時,止不住贊嘆著安康高新區在推動項目落地建設過程中的服務保障之優。
“自去年7月公司成立以來,從手續辦理到項目規劃、用地、三通一平等等,安康高新區均是全程代幫代辦服務,遇到問題第一時間督辦解決,確保項目順利推進。”謝麗娟表示,在項目建設過程中,安康高新區緊扣企業發展需求,持續提優保障水平,真正讓一流高效服務成為企業高質量發展最堅實的底氣和最有力的保障。
項目建設能否有效推進,關鍵答案就是能否做好服務保障。安康高新區不斷完善項目推進機制,突出要素保障、項目服務兩個重點,抓機制、強措施,全力助推項目建設跑出“加速度”。
該區制定印發《安康高新區重點工業企業包聯包抓工作方案》,探索形成了“新增企業‘全程代辦’+存量企業‘親商助企’”的企業全生命周期服務機制,全方位協調解決企業發展中的各類問題。同時,縱深實施“放管服”改革,制定印發《安康高新區深化“放管服”改革優化營商環境重點任務分工方案》,做實做強“一委九中心”職能,推動環節再壓減、流程再優化、材料再精簡、時限再壓縮,確保企業充分享受到高質高效的服務。圍繞強化項目要素保障,該區在全面夯實“五個一”項目機制和“三化三掛鉤”考核機制基礎上,制定“重點項目+征地拆遷+X”工作機制,將全區重點產業園區劃分為7個片區,每個片區成立一個作戰指揮部,由一名縣級領導擔任指揮長,下設綜合保障專班和若干工作組,并建立“周清單、月通報、季考核”的考核辦法和“每個月開展一次集中觀摩督導”的比拼機制,真正以項目看實績、以項目比高下、以項目論英雄,形成你追我趕、不甘落后、奮勇爭先的氛圍。
此外,該區還奮力推進基礎設施建設,夯實項目建設發展基礎。“十三五”以來,先后實施基礎配套項目180余個,累計建成市政道路100余公里,新增商業150萬平方米、綠地3萬余畝。安康富強機場全面建成通航,機場快速干道、冉河西路、高新大道Ⅲ標段、秦嶺大道北段、新時代大道等23條新安康門戶區配套路網部分建成投用,垂柳、櫻花、木槿、銀杏、紅楓等5條道路綠化長廊同步建設。運動健康、文化旅游、休閑美食、金融物流等各類要素快速聚集,安康高新區成為秦巴區域重大項目的首選之地。
進入“十四五”,安康高新區依舊把項目建設擺在突出位置。在安康高新區管委會辦公室,該區相關部門負責人向記者展示的一份份有關項目建設的文件顯示:“十四五”期間,該區還將以高質量發展為導向,堅持重大項目支撐引領,從基礎設施領域到重大工業領域、現代服務領域、社會事業領域,共計劃實施300個重大項目、總投資超2000億元。
“我們將堅持以創新驅動高質量發展為主線,主攻新安康門戶區建設和高新技術產業發展兩大重點,扎實推進總投資超2000億元的300個重大項目。計劃到2025年,發展質效位居全市首位、全省前列,對全市經濟總量支撐貢獻率達到20%,國家高新區綜合排名進入前60名,成功創建‘國家創新型特色園區’。”安康高新區一位負責人向記者這樣介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