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訊員 安環軒
今年以來,我市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和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為指導,以持續改善生態環境質量和保障生態環境安全為目標,更加突出精準治污、科學治污、依法治污,扎實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和“藍天、碧水、凈土”保衛戰。深入落實環保督察反饋交辦問題整改,全市生態環境質量總體持續改善,環境安全穩步鞏固,生態環境保護工作結出碩果。
堅決扛起生態文明建設政治責任
市委、市政府把貫徹落實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作為嚴肅的政治任務,把打好打贏污染防治攻堅戰作為檢驗樹牢“四個意識”、踐行“兩個維護”的重要標準。各區縣也對照完善了機構的職能職責,工作機構進一步優化,同時督促各級各相關部門嚴格落實生態環境保護“黨政同責、一崗雙責”的要求,形成一級抓一級、層層抓落實的工作格局。
組織對全市突出生態環境問題進行了排查、督辦,提請15名市級領導對區縣重點生態環境問題進行督導,對省委反饋的污染防治攻堅戰13個問題督辦整改,已全部驗收銷號。
聯合省生態環境廳安康督察局,對10縣區和3個管委會生態環保突出問題整改和生態環境領域安全進行了多輪次全覆蓋督導檢查。共下發普通督辦單38份,白色督辦單3份,預警提醒函1份。截至目前,第一輪中省環保督察及“回頭看”共反饋我市的111個問題完成整改108個,按時序推進3個。第一輪中省環保督察交辦的738件群眾信訪投訴問題全部辦結。同時,組織召開了市生態環境保護委員會第一次會議,印發了《安康市生態環境保護責任清單》,進一步壓實各級生態環境保護責任。
健全生態環境保護制度
加強制度建設,推動生態環境保護工作責任落細落實。嚴格貫徹《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保護法》及配套法律法規,目前,《白河縣硫鐵礦區污染綜合治理總體方案》已通過省部聯合評審,各項工程按照《總體方案》要求正在緊密推進;白石河重金屬污染治理項目一期工程和卡子鎮里端溝和尚廟、布袋溝、白巖頭、茅坪鎮黑虎埡4處清污分流工程已發揮環境效益,二期工程土建全部完工,污水處理系統試運行。
制定印發了《安康市有主礦山生態環境綜合整治工作任務分工》,深入開展亂排亂放問題、礦山生態環境風險排查整治。持續實施“綠盾”自然保護地監督檢查,督促指導相關縣區有序推進2018—2019年省級自然保護區遙感監測點位實地核查工作,對2017年以來“綠盾”專項行動問題整改情況進行抽查檢查并書面反饋存在問題。
堅持綜合施策系統治理
以項目建設為抓手,對污染防治攻堅戰任務實行掛圖作戰。深化水污染防治行動,全力“確保一泓清水永續北上”。深入宣傳貫徹《安康市漢江流域水質保護條例》,制定了全市“十四五”重點流域水生態環境保護要點,組織開展了全市水環境承載力調查和12個國控水質監測斷面研判,編制了全市“十四五”國控斷面“一斷一策”水體達標方案。1—5月,安康城市水環境質量指數3.5075,排名全省第三,全市12個國控斷面水質均達到或優于地表水Ⅱ類標準,漢江出陜斷面穩定保持在國家地表水Ⅱ類水質。全市38個國、省、市控斷面,Ⅰ類水質4個,Ⅱ類33個,Ⅲ類1個,地表水優良率100%。18個縣級及以上飲用水源地水質達標率100%。
開展“空氣質量提升行動”,全力鞏固國家空氣質量達標城市成果。持續抓好建筑工地、道路揚塵管控、區域禁燃禁放煙花爆竹、全域禁燒作物秸稈工作,強化PM2.5、O3、揮發性有機物、氮氧化物等大氣污染物協同治理。1—6月,中心城市空氣優良天數164天,排名全省第一;環境空氣質量綜合指數3.49,全省排名第二;PM10平均濃度56微克/立方米,同比下降1.8%;PM2.5平均濃度34微克/立方米,同比持平;O3濃度120微克/立方米,同比下降3.2%;無重污染天氣。
組織開展了土壤污染狀況調查和風險評估,加強土壤污染重點單位環境監管,強化耕地分類管理。開展了全市建設用地土壤污染狀況調查和土壤環境準入管理,強化部門聯動監管。加快推進農村生活污水和黑臭水體治理,組織4個督查組對全市農村生活污水處理設施運行管理情況進行專項督查,對檢查發現的問題現場移交、建立臺賬、督辦整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