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訊(通訊員 張劍)今年以來,我市緊緊圍繞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與鄉村振興有效銜接,從質量管理、政策完善、人才支撐等方面抓實抓好職業技能培訓,為產業振興、人才振興筑牢基礎。截至7月底,全市已開展職業技能提升培訓2.8萬人,其中農民工、脫貧人口等重點群體培訓2.2萬人,接近或超過年度目標。
今年年初,市人社局印發《關于進一步加強和改進職業技能培訓質量管理的通知》,率先在全省開展“職業技能培訓質量管理年”活動。7月底,隨著時間任務“雙過半”,該局發出《關于沖刺職業技能提升行動三年目標進一步做好質量年活動的通知》,要求相關部門和各縣區切實將職業技能培訓作為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與鄉村振興有效銜接、促進高質量發展的重要抓手,重點完善新社區工廠以工代訓,積極推進重點群體校縣合作培訓,緊跟當地項目產業,狠抓重點項目和產業用工培訓,確保脫貧人口、農民工等重點群體培訓后就業率不低于30%。
結合我市培育打造的“安康養老護理”“紫陽修腳”等技能品牌,市人社局會同財政部門及時調整培訓補貼標準,充分發揮培訓政策和專賬資金的引導作用,將養老護理員初級(五級)職業技能培訓補貼基本標準調整為培訓課時90課時,補貼標準1800元,修腳師初級(五級)職業技能培訓補貼基本標準調整為培訓課時140課時,補貼標準1800元。針對直播帶貨迅猛發展的實際,將互聯網營銷師職業下增設的直播銷售員初級(五級)職業技能培訓補貼基本標準為培訓課時80課時,補貼標準1800元。
穩慎實施技能人才評價改革,高技能人才隊伍持續壯大。4月,安康市職業技能等級認定工作正式啟動,32人獲評選為安康市第二屆“金州工匠”,較上屆增加11人。今年以來,我市先后舉辦安康市第二屆新社區工廠技能大賽年度總決賽暨2021年全市勞動技能競賽、安康市首屆“硒茶大師”手工制茶技能大賽、安康市首屆養老護理員職業大賽暨全省養老護理員技能大賽安康賽區選拔賽等活動,對23名優勝選手授予“安康市技術能手”稱號。6月中旬,在安康市“歸雁經濟”助力高質量發展暨安商總會成立大會上,對我市返鄉的企業一線技術工人中涌現的10位技術過硬、貢獻突出的工匠型人才,授予“安康市技術能手”稱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