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訊(通訊員 許兵)10月14日,生態環境部在云南昆明組織召開第五批國家生態文明建設示范區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實踐創新基地授牌活動,我市石泉縣榜上有名,榮獲“第五批國家生態文明建設示范區”稱號。
近年來,石泉縣牢固樹立“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大力實施“生態立縣”戰略,從打造宜游、宜業、宜居“三宜”石泉,到建設全國“兩山”示范縣、全國文化旅游名縣、西北生態經濟強縣“三縣”定位,堅持把創建國家生態文明建設示范縣作為推進產業轉型升級、激活縣域生態競爭力、提升群眾幸福指數的有力抓手,不斷改善提升生態環境質量,生態文明建設取得明顯成效。
堅決落實環境保護“黨政同責、一崗雙責”要求,將生態文明建設工作納入各鎮、各部門年度目標責任制考核,創新建立生態環保宣傳教育、監測監管、隱患排治、投入保障、投訴舉報、責任落實“六大機制”,形成分工合作、各負其責、齊抓共管的“大環保”工作格局。用好用足現有財政支持政策,不斷加大生態環境保護資金投入,2019年以來,縣財政每年安排用于生態保護方面預算資金均超過3億元。
大力實施“藍天、碧水、凈土”保衛戰,全面落實“減煤、控車、抑塵、治源、禁燃、增綠”措施,全縣森林覆蓋率達75.8%,空氣質量優良天數由2016年的256天增加至2020年的356天。累計建成縣鎮污水處理廠12座、污水處理站36處,漢江水質穩定在國家Ⅱ類標準以上。建成生活垃圾處理場4座、垃圾壓縮中轉站20座,城鄉生活垃圾處理率分別達99.8%、95.5%。
堅持在發展中保護、在保護中發展,嚴格落實主體功能區定位,建立產業準入負面清單制度,嚴把項目準入關,近三年單位地區生產總值能耗下降率分別為3.48%、3.2%和2.8%。大力發展生態旅游、山林經濟、循環農業等環境友好型產業,讓綠水青山產生巨大生態效益、經濟效益、社會效益,旅游產業增加值占全縣GDP的23.77%,生態旅游已經成為富民強縣的戰略性支柱產業,創新走出一條生態經濟化、經濟生態化高質量發展之路。
下一步,石泉縣堅持以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為基礎、以統籌推進鄉村生態振興為抓手、以打造生態環境品牌為突破點,鞏固提升國家生態文明建設示范區成果,著力建設全國“兩山”示范縣,以更加優美的生態環境助推高質量綠色發展邁上新臺階,不斷提升縣域生態文明建設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