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訊(通訊員 劉秀麗 楊升)今年以來,市生態振興有效銜接工作組牢固樹立“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統籌山水林田湖草系統治理,致力推動形成綠色發展方式和生活方式,各項工作起步良好,圓滿完成年度目標任務。
農村人居環境持續改善。全市13474個自然村(組)已有11643個實現生活垃圾收運處置體系全覆蓋,自然村生活垃圾有效治理率達86.4%;新(改)建農村戶用衛生廁所26173座,其中新建19984座,改建6189座;農村戶廁問題摸排整改任務圓滿完成,累計摸排農村戶用衛生廁所54.12萬座;新建58個行政村污水治理設施、提升改造44個行政村生活污水處理能力,農村生活污水治理率達33.1%。
農業綠色發展穩步推進。全市糞污資源化綜合利用率達86%以上,規模養殖場糞污處理設施配套率100%;全年農膜使用約3124噸,回收量約2574噸,農膜回收率達82.4%;農作物秸稈產生量約80.8萬噸,可收集量約72萬噸,利用量約65萬噸,農作物秸稈綜合利用率90.3%。
生態保護修復成效顯著。爭取中央、省級各類涉水資金約4.7億元,累計治理水土流失面積488.58平方公里,打造生態清潔小流域5條;加快推進歷史遺留礦山生態修復項目建設,治理恢復面積147.61公頃;持續推進國土綠化,累計完成營造林108.5萬畝,重點區域綠化面積4.13萬畝。
生態資源價值不斷提升。全市累計發展經濟林932.62萬畝,產量50.69萬噸,實現產值138.64億元,年度新建市級航母園區2個、核桃園區6個、核桃標準化示范園5個、核桃良種繁育示范園5個;累積培育“豬沼園”循環市級園區50個、林下生態養殖示范點25個、認定生豬現代農業園區126個,培育市級以上標準化示范場114個;新培育大水面增養殖示范點2個,新發展稻漁綜合種養面積5500畝,累計達到2.4萬畝。
生態文明創建成績斐然。石泉縣被命名為國家生態文明建設示范區,我市生態文明創建穩居全省前列。此外,石泉縣還榮獲全國村莊清潔行動先進縣、恒口示范區管理委員會獲批第二批國家級消費品標準化試點項目、漢陰縣蒲溪鎮盤龍村和旬陽市金寨鎮寨河社區入選全國村級議事協商創新實驗試點單位,我市國家級創建再添佳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