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訊員 但丹 朱啟發 郭邦勝
2021年,全市宣傳思想戰線高舉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偉大旗幟,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來陜考察重要講話重要指示精神,牢記囑托、感恩奮進,擔當作為、守正創新,唱響主旋律、匯聚正能量,為加快建設西北生態經濟強市,奮力譜寫新時代安康高質量發展新篇章提供了堅強思想保證和強大精神力量。
堅定主心骨,以“新思想”鑄魂立心
2021年2月18日,新春上班伊始,市委理論學習中心組舉行了集體學習。這是市委連續10年把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斗爭作為新春第一課,這也成為市委旗幟鮮明的政治引領“品牌”。
這一年,面對一系列急事難事、大事要事,全市上下在深學細悟篤行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中堅定主心骨、把牢定盤星、校準指南針。市委理論中心組集中學習18次236項內容,及時跟進學習習近平總書記每一次重要講話、每一項重要指示批示,以及黨中央和省委每一個重要政策文件、會議精神,示范帶動廣大黨員干部以學促干、寓學于干。
平利縣蔣家坪鳳凰茶山成了羅顯平理論宣講的主陣地,最多時一天宣講了27遍。“因為宣講次數達到了上千場次,所以每次都會有新的感悟,把新的體會和感悟融入宣講,大家就愛聽。”2021年度“全國基層理論宣講先進個人”羅顯平道出了他宣講工作成功的小技巧。
一年來,全市宣傳思想戰線全面推廣“理論宣講+文藝下鄉+百姓故事+現場互動”宣講模式,“零距離”面向群眾開展宣講2000余場次,推動黨的創新理論“飛入尋常百姓家”。組織“知史愛黨”“高質量發展”等十大主題宣講120場次,制作《三新開講》電視欄目92期,新思想、新青年、新安康“三新”宣講品牌影響力不斷增強。
唱響主旋律,以“最強音”放歌立言
“很高興收到老家寄來的‘學習大禮包’,我一定會好好學習,更好地發揮黨員先鋒模范作用。”遠在山東省煙臺市福山區務工的流動黨員唐友和,收到紫陽縣瓦廟鎮瓦房村黨支部寄來的“紅色包裹”時無比激動。
十四運會安康賽事,“支部聯建、產業聯盟、資源聯享”機制等先后被《人民日報》、新華社、央視《新聞聯播》接連報道……一次次項目推介,一項項活動的“精彩燃爆”,一場場線上線下新聞宣傳的高潮迭起,讓安康大放光彩。
這一年,全市統籌理論輿論、文化文明、網上網下、大屏小屏等多種宣傳資源,緊緊圍繞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重大主題,奏響了禮贊百年風華、奮斗嶄新時代的昂揚主旋律。第一時間為廣大黨員干部配齊指定學習教材24.1萬套,邀請知名專家學者來安作專題輔導報告30場次。圍繞“永遠跟黨走”主題,策劃開展“學、做、展、唱、講”群眾性宣傳教育活動1200余場次;圍繞“四史”宣傳教育,有效利用紅色資源,4萬余人次參與“節日里的黨史教育”,策劃開展8個專題活動700余場次;圍繞“奮斗百年路 啟航新征程”重大主題,在中省主流媒體刊播重點稿件1600余篇,其中新華社發稿28篇,中央電視臺報道40次,《陜西日報》頭版發稿量位居全省各地市前列;策劃第21屆漢江龍舟節等外宣活動10余場次,著力打造“中國硒谷·生態安康”“絲路源點·金蠶之鄉”城市品牌。深化“我為群眾辦實事”活動,全市上下聚焦群眾“急難愁盼”,一大批問題得到解決。39位市級領導領辦66個“硬骨頭”實事項目,出臺為民辦實事政策措施120條,全市黨員干部解決群眾“急難愁盼”問題14233個。《“結對聯建·送學送教”推動黨史學習教育走進基層一線》榮獲全省創新獎。
高揚主基調,以“正能量”培元立德
“一切都按規定來,把大操大辦的錢省下來用在該用的地方,是實實在在的好事。”嵐皋縣南宮山鎮紅日社區72歲退休教師段純冰笑呵呵地說。如今的紅日社區,喜事新辦、喪事簡辦已成時尚。
在石泉北街社區,退休教師彭仕林創作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之歌》被社區合唱團唱成了“主打曲”。
朱海義、劉照元、羅其財、巴文成、唐方濤等一大批新時代道德典型點亮幸福安康的道德天空。
……
禮生于有而廢于無。這一年,全市宣傳思想戰線以弘揚“誠孝儉勤和”新民風為抓手,大力推進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六進兩融入”和精神文明創建工作,“弘德安康”建設取得重大進展。1人榮獲第八屆全國道德模范稱號,4人榮登“中國好人榜”,9人榮登“陜西好人榜”,13個先進典型獲得省級以上志愿服務表彰。建成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5個、實踐所54個、實踐站687個。5個案例入選《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陜西創新案例》。“誠孝儉勤和”新民風群眾知曉率和滿意度均保持在90%以上。全省重大理論與現實問題研究項目《新時代文明鄉風建設研究》順利結項。安康市創建全國文明城市工作扎實推進。
圍繞主目標,以“軟實力”惠民立本
坐落在漢濱區新城辦程莊村東西溝半山坡上的“南色51號——鄉村藝術工場”成為網紅打卡地,“工場”房屋土墻上一幅幅色彩斑斕的“農民畫”由一群平均年齡55歲的村民們繪就。
年過六旬的“工場”主人張笑退休后,把珠海的房屋等財產全部變賣,回到家鄉發揮余熱,秉持“文化振興鄉村,藝術喚醒泥土”的理念帶領鄉親們畫畫,來激發農村文化發展的內生動力。
全市宣傳思想戰線堅持把社會效益放在首位、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相統一,推出一系列內涵豐富、形式多樣、群眾喜愛的優秀作品,不斷滿足群眾精神文化需求。成功創建國家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示范區,創新實施文化惠民工程,常態化開展“我們的中國夢--文化進萬家”活動33項288場次,《金蠶》《漢水游女》《郎在對門唱山歌》入選全省重點文藝創作資助項目。
石泉縣中壩村“一扇天下”是遠嫁他鄉的李宗琴返鄉開的手工作坊。除了自己編棕扇,她還把編棕扇的手藝無償傳授給鄉親們。鄉親們編好后由她回收銷售,既傳承了手藝,也為鄉親們增收找了一條新路子。
……
這一年,全市宣傳思想文化戰線堅持以人為本、人民至上,著力推進鄉村文化振興,精心謀劃“+文旅”“+康養”等系列新興業態,在全省率先出臺《“十四五”文化產業發展規劃》。先后創建國家級歷史文化名鎮2個、省級文化旅游傳統村落79個,創建全國鄉村旅游重點村4個、省級鄉村旅游重點村34個,發展鄉村特色民宿68家,有力促進了文旅產業發展。毛絨玩具、電子音響等新型產業成為推動安康經濟實力持續增強的強勁力量,全市規模以上文化企業達153家,實現營業收入50億元,同比增長20.1%。
堅守主陣地,以“守底線”固土立業
2020年3月12日,8名黨委(黨組)書記向市委就履行意識形態工作責任進行述職并接受評議,通過述職評議增強了各級黨委黨組書記意識形態工作能力。
這一年,全市宣傳思想戰線認真貫徹《中國共產黨宣傳工作條例》,全面落實“六制一體化”意識形態責任制度體系。扎實做好中央和省委專項檢查反饋意見整改落實工作,開展全市意識形態專項巡察、述職評議、理論考試、專項督查,堅決守牢意識形態安全底線。出臺《安康市愛國主義教育基地管理辦法》,進一步把紅色陣地保護好、管理好、運用好。扎實開展“掃黃打非”行動,刑事立案4起,破獲全國交辦案件2起,網絡環境進一步清朗。配齊全市139個鎮辦宣傳委員,加強工作培訓指導,夯實基層基礎工作。建立輿情應對處置“4+N”協調聯動機制,連續四年被評為全省輿情信息工作先進單位。
行而不輟,未來可期。
在邁向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的新征程上,全市宣傳思想戰線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踔厲奮發、篤行不怠、有知無畏、擔當作為,切實擔起“舉旗幟、聚民心、育新人、興文化、展形象”的使命任務,扎實做好宣傳思想文化各項工作,奮力譜寫安康高質量發展新篇章,以優異成績迎接黨的二十大勝利召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