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 張妍
瀛湖的春天似乎來得早一些,3月的遠山,枝條尚未吐綠,近處的湖岸已然繁花朵朵。雨過天晴,沐浴在春陽里的草木活潑、生動了起來。
“瀛湖地理環境太美了,不管走到哪里,始終覺得老家的自然風光最美。”2015年,“90后”青年羅衛星從大城市回到老家瀛湖開了一家民宿。很快,這家一面靠山、三面環水,與翠屏島隔橋相望的民宿,憑借絕佳的湖光山色吸引來了豐沛的客源,成為北京、廣州、西安等地游客慕名前來住宿觀景、體驗生活的康養勝地,周末和節假日的房間,常常需要提前半個多月預定。
同樣,位于瀛湖景區內唐家鏈子的“瀛家·耕讀”民宿,棲山臨湖的白色院落子,典雅的北歐裝修風格,清幽的康養環境,煙波浩渺的湖光山色,一營業就吸引了無數的游客。
而即將投運的國醫館、漢水文化街等具有瀛湖特色的文旅康養項目正在如火如荼地建設,“這兩個項目預計將分別于今年五一、十一前后建成投運,向游客開放,將進一步拓展游客在瀛湖的體驗空間。”陜文投安文公司項目策劃負責人李潔華告訴記者。
近年來,瀛湖生態旅游區按照“大瀛湖、大思路、大片區、大開放、大改革”理念,圍繞打造文化旅游、運動康養、富硒親水、田園旅居、特色民宿等特色產品,全力構建文旅康養產業體系,為瀛湖高質量發展奠定了基礎。
2021年,在加快建設西北生態經濟強市的背景下,瀛湖生態旅游區全面夯實發展基礎,開展“產業項目建設年”活動,以文旅康養產業融合發展為抓手,突出文旅賦能康養,全力加快文旅康養產業鏈建設,集中開工項目3批次11個,總投資26.73億元,完成投資8.5億元,實現增速17%。特別是精彩圓滿承辦十四運會馬拉松游泳比賽后,借助體育賽事的宣傳效應,更是將瀛湖良好生態環境和湖泊風貌展現給世人,“畫里瀛湖·夢中水鄉”的品牌創建工作團隊受到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文化和旅游部表彰,一片絕佳的康養旅居區、一個全新的文旅產業聚集群已在瀛湖落地生根、悄然嬗變。
瀛湖生態旅游區經濟發展和招商局局長李杰森介紹,瀛湖生態旅游區將圍繞打造“生態之湖、文化之湖、花果之湖、運動之湖、愛情之湖、康養之湖”,堅持“項目為王”理念,策劃包裝一批康養產業鏈上下游大項目、好項目,突出“建鏈、強鏈、融鏈、延鏈、補鏈”,為游客提供更加豐富、更加優質的文化旅游康養產品和服務,滿足不同層次的文化旅游康養市場需求,帶動消費,進一步放大文化和旅游業綜合效應。
主要做法為突出瀛湖濱水休閑康養區的核心引領作用,實現香溪祈福森林康養區、吉河城郊康養體驗區、流水古鎮野趣休閑區、雙龍田園旅居區整體推進,形成“一核引領、四區聯動”,把瀛湖景區做“強”、香溪洞景區做“精”、雙龍景區做“特”、牛蹄嶺公園做“優”,差異化布局、錯位化發展、一體化推進,構建一條漢江水軸、漢江南岸文旅體驗線、漢江北岸農旅融合示范線“一軸兩線”;培育觀光游憩、親水體驗、瀛湖美食、特色魚宴、網紅打卡、文化演藝、康體休閑等多元文旅體驗場景,拓展紅色教育、研學旅游、硒茶文化、漢調二黃、農耕民俗、航運會館等地方傳統優秀文化在旅游線路、旅游景點、旅游村鎮的附著力;繼續以安文旅公司為招商平臺實行產業鏈招商,打造富有特色的休閑旅居、親水體驗、特色民宿、健康運動、康養研學產業集群,分季度策劃好招商項目,進行靶向招商、以商招商、產業鏈定向招商,吸引大中型國有企業、優質民營資本參與瀛湖開發建設,促進市場轉化,加快形成“四態融合”、優勢互補的康養產業體系。
同時,強化景區服務業標準化貫徹執行力度,積極推進智慧景區建設,實現在線預約預訂、流量監測監控、科學引導分流、智能導游導覽,普及景區電子地圖、線路推薦、語音導覽等智慧服務,探索培育2至3條“一日游、兩日游”精品旅游線路,持續拓展旅游客源市場。
“養勝于醫,疫情使人們對于‘健康’的渴望越來越強烈,康養會成為未來的大趨勢,瀛湖生態旅游區將通過培育一批文旅康養企業、盤活一批文旅健康業態項目、開發一批文化旅游康養商品、培養一批文化旅游康養產業人才等多種途徑同步發展,努力將瀛湖建設成為國際知名、國內一流的文旅康養目的地。”瀛湖生態旅游區經濟發展和招商局局長李杰森對記者說,“廣袤的瀛湖生態良好、資源富集,隨著‘康養產業’的高質量發展,培育壯大文旅康養產業鏈,用瀛湖的旅游康養‘大服務’提升區域文旅康養綜合效應、加快生態產品價值實現、塑造綠色消費市場的力度和水平,未來可期,意義深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