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 陳俊
一提到安康高新區,很多人的第一印象可能會是林立的高樓,或是坐擁滿眼蔚藍、背靠繁盛青翠的錯落景致。但當真正融入這片區域時,會驚喜地發現,那種奮斗的激情和創新的活力才是這里最大的魅力。
奮斗是底色,創新是動力。2018年成立的博創宏遠新材料有限公司正是安康高新區眾多科技型企業中的代表。繼該公司2021年搭建2條磷酸鐵自動化生產線后,產能達到20000噸/年,已實現銷售收入5200余萬元,產品更是躋身特斯拉和比亞迪的供應鏈。今年2月,總投資10億元的年產40000噸鋰電正極材料磷酸鐵鋰研發生產項目正式開工建設,預計2024年全面達產達效。該項目屬全市鋰電新能源材料產業鏈關鍵核心項目,將填補全省鋰電材料產業空白的現狀,為全省重點產業發展貢獻力量,也為安康打造百億鋰電新能源材料產業和千億新型材料產業集群奠定基礎。
博創宏遠新材料有限公司首席技術官江文革向記者介紹,鋰電池作為新能源高效利用的關鍵儲能方式,鋰電新能源產業的發展對我國“碳達峰、碳中和”能源戰略目標的實現具有重要意義。其中,起主導作用的磷酸鐵鋰電池已實現在眾多經濟產業領域的廣泛應用,尤其在新能源汽車動力、儲能等方面將迎來戰略發展機遇期。如今有了秦創原平臺,企業有了更大的發展底氣和創新動力。該公司在接受安康高新區秦創原2022年集中對接情況調查時,就一股腦提出了科研攻關、平臺建設、人才培養、項目支持、融資等方面需求,并希望通過創立西部鋰電新能源創新研究院,積極參與秦創原創新驅動平臺建設,通過構建國內一流的鋰電新能源技術與產業創新基地,促進提升西部地區鋰電新能源產業的核心競爭力。記者了解到,這樣的直接面對企業征集的合作需求,去年全市共組織征集171項,已有部分需求通過與秦創原平臺對接得以解決,更多的高新技術企業正通過秦創原平臺擺脫了地域、人才、科研等劣勢,實現了“借力發展”,甚至有望彎道超車。
“加速園區優化整合,安康國家高新區持續創新示范引領、擴量提質進位,堅決防范體制回歸”。這是市第五次黨代會對安康高新區的目標定位。記者了解到,自去年安康融入秦創原平臺以來,安康高新區以加速產業鏈和創新鏈深度融合為主線,堅定不移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突出產業、扭住項目,推動人才、資本、技術、平臺等各項創新要素加快集聚,以高質量創新引領支撐高質量發展,全力打造科技創新新高地,成為綠色發展“高新樣本”的生動注腳。2021年,安康高新區實現生產總值增速11.2%,固定資產投資增長7%,規上工業增加值增長19.7%,限上消費品零售額增長24.5%,外貿進出口總額6.99億元,招商引資到位資金201億元,主要經濟指標增速引領全市,13項經濟指標位居全市第一。這樣的發展成績實屬不易,尤其是在疫情防控常態化和國際國內整體經濟環境下,更彰顯出堅持以創新驅動高質量發展的重要性。緊扣高新技術產業這個主攻重點,深入開展“深化產業項目建設年”各項行動,加快產業結構轉型升級和集群發展成為共識。
按照規劃,今年,安康高新區將全速推進總投資742億元的170個重點項目建設,確保全年生產總值增長8%以上、規上工業增加值增長10%以上、固定資產投資增長6%以上、社會消費品零售額增長8%以上,完成外貿進出口總額6億元以上,一般公共預算收入增長10%以上,發展增速保持全市領先。安康高新區將秉持“項目為王”的理念,圍繞項目轉,緊盯項目干,以高質量項目引領高質量發展。緊扣中省政策方向和投資導向,策劃包裝一批“六新”“兩新一重”和鄉村振興、社會事業等領域優質項目,力爭項目儲備庫規模達1000億元以上,推動更多項目擠進中省市“大盤子”。建立重大項目前期會商和資金申報爭取獎勵機制,突出抓好專項債券、銀行融資、政策扶持項目的策劃培訓、論證包裝、向上申報和跟蹤協調等工作,確保全年融資到位資金20億元以上。
記者從安康高新區相關部門了解到,針對抓項目促投資穩增長目標,安康高新區將突出抓好鋰電正極材料磷酸鋰、臺州先進制造產業園、智能電氣設備等49個工業項目建設,確保全年建成投產25個以上,新增規上工業企業10家以上,工業投資增速穩定增長。繼續加快金融服務聚集區建設,加大銀行、保險、證券、基金、金融等優質金融機構引進力度。加快維也納酒店、夜間經濟街區、聯合民俗街區等項目建設,完成長嶺片區提升整治工程,讓城市不僅體現“現代范”,還更具“煙火氣”。同時,深入開展消費振興行動,鼓勵商家廣泛開展促消費活動,扎實辦好迎節慶、花木季等系列經貿文旅活動,推進文旅產業發展提速、結構提升、品牌提檔,讓安康高新區成為奮斗之城、創新之地、居住樂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