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來,我市出現干旱少雨情況,局部地區農業生產面臨干旱威脅,對大田作物出苗和壯苗造成影響。市農業農村部門把以抗旱保苗為主的農業防災減災工作作為當前農業生產發展的頭等大事,持續加強組織領導,強化責任落實,采取有效措施,推進科學抗旱,努力把災害的損失降到最低程度。
加強旱情監測。暢通信息渠道及時掌握災情,密切關注旱情發展變化,按要求及時調度上報旱情情況,重大旱情和重大措施隨時上報,為領導決策提供科學依據。進一步加強與氣象、水利、應急、電力等相關部門聯系溝通,及時會商旱情,評估旱災影響,適時發布旱災預警預報,指導科學抗旱。
提前完善抗旱預案。根據旱情發展動態,提前完善農業抗旱應急預案,強化分地區、分作物的抗旱救災措施,指導各地做好田間管理和補種改種。統籌兼顧做好旱澇急轉的各項防范準備工作。
全力開辟抗旱水源。加強與水利等部門的銜接協調,按照輕重緩急的原則,確定優先抗旱作物及地塊,能澆一塊是一塊,能澆一分是一分,最大程度降低旱災損失,嚴防出現因旱絕收的情況。千方百計開展抗旱水源建設,挖掘抗旱水源潛力。有水資源的區域,通過采取建設泵站、挖溝清淤、打井抗旱等辦法,擴大水澆面積;同時,積極配合氣象部門爭取適時開展人工增雨作業,有效利用天然降水。
推廣旱作節水技術。加強農業抗旱基礎設施建設,加大高效旱作節水技術推廣力度,努力提高農業抗旱能力和水平。通過大力推廣地膜覆蓋、秸稈覆蓋、噴灌滴灌和蓄水保墑等措施提高作物抗旱能力。加強干旱條件下玉米、水稻、大豆等作物病蟲害的預測預報,適時開展應急防治,大力推行統防統治,堅決做好病蟲害防治工作,確保把病蟲害損失控制在5%以內。
搞好技術指導和服務。組織技術人員深入抗旱第一線,指導農民采取有針對性的抗旱措施,加強農作物的田間管理。對灌溉條件的農田,指導科學灌溉;對沒有灌溉條件的農田,加強保墑措施,想方設法進行補灌;對因旱絕收地塊,要結合農時,指導農民改種補種適宜的短生育期作物,減少受災損失。
據不完全統計,全市累計投入抗旱人數7336人,澆灌面積3.14萬畝,采取抗旱技術措施15.95萬畝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