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訊(通訊員 段文貞)近年來,市人大常委會立足服務保障中心大局,全面貫徹以民為本、立法為民理念,以“四選立項”為抓手,堅持統籌兼顧、成熟先立、急用先行,從源頭上把好立法項目關,有效提升全市“小切口”“小快靈”立法工作實效。
堅持群眾點選,匯集民聲民智。積極推進民主立法、開門立法,圍繞群眾普遍關切、所急所需和社會熱點難點,通過報紙、網站、公眾號等多種方式,面向全市公開征集立法項目建議,搭建民意民愿“直通車”,激發社會大眾立法發言權。積極發揮人大代表、基層人大和基層立法聯系點等在聽取和吸納群眾意見方面的優勢和作用,通過上門走訪、調研座談、代表議案和建議等多種形式廣泛收集群眾意見和訴求,征集全市社會各界立法項目意見和建議109件,為立法項目確定奠定了堅實民意基礎。
堅持部門推選,發揮職能職責。突出問題導向、需求導向,從推進全市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和聚力建設幸福安康職能定位出發,在編制立法規劃期間,積極推動政府部門把促進科學發展、保障改善民生、推動改革發展中已較為成熟的規范性文件,申請上升為地方性法規,更好地使改革成果得到有效法治支撐,惠及廣大人民群眾。全市各部門提交立法項目建議書13份,全面覆蓋城鄉建設與管理、生態文明建設、歷史文化保護和基層治理等重點領域,體現了安康地方特色和解決發展實際問題。
堅持會議研選,突出精準精細。始終圍繞中心,突出重點,從市情和實際需要出發,緊貼市委重大決策部署,緊扣服務經濟社會發展,從必要性、緊迫性、可行性等方面對立法項目建議進行研究,優選出條件比較成熟的重點項目,加快推進重點領域立法。市人大常委會召開專題會議對立法項目建議逐項研判,綜合民意和全市工作大局需要,把符合我市“小快靈”立法條件的項目精選出來,不斷強化立法項目精準性。
堅持集中評選,推進先立先行。充分發揮人大在立法中的主導作用,聚焦影響高質量發展中急需解決的重大問題和人民群眾關注的突出問題,堅持成熟先立、急用先行,突出立法“小切口、大視角、接地氣、真管用”,召開各類調研論證會30余場次,對立法項目建議進行多輪論證評估,把立法需求比較迫切、條件比較成熟的立法建議項目評選出來,優先列入立法規劃和立法計劃。2023年我市啟動文明行為促進等13件立法項目,其中計劃報請審批法規案3件,初審法規案6件,開展立法調研項目4件,全面提升立法項目與高質量發展需求匹配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