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委委員,紫陽縣委書記向德剛:深耕富硒資源優勢 奮力打造全國富硒農業強縣
市委五屆八次全會暨市委經濟工作會議總結去年工作亮點紛呈、鼓舞人心,安排今年任務重點突出、催人奮進,為我們做好2025年工作進一步指明了方向、提供了路徑。
紫陽縣將認真學習貫徹落實全會精神,以“搶抓窗口期、縮短轉化期、攻堅轉型期”為主線,加快推動縣域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重點任務攻堅突破。立足紫陽土壤平均含硒量居全市第一優勢,持續深化“硒+X”戰略,全力推進“強基、提質、塑品、創新、融合”五項工程,深入做好“富硒+有機、農頭鏈工尾、頭雁帶群雁”三篇文章,加快打造全國富硒現代農業強縣。2025年重點加強紫陽富硒茶系列標準《規程》推廣運用,接續打造“富硒+有機”示范茶園,突出高新區平臺承載,強化富硒產業領軍企業引育,加快國家數字種植業創新應用基地、年產30萬噸有機硒肥、富硒藻粉綜合開發、貞棲富硒飲用水、硒游低空經濟等重點項目建設,推進秦創原富硒產業創新聚集區創建,按照深耕省域、布局西北、突破北上廣、挺進中亞思路,加快紫陽富硒茶市場布局,健全品牌體系,不斷提升富硒產業競爭力、影響力、帶動力。(記者 唐正飛)
市科技局黨組書記吳世珍:集智聚力 培塑科技創新引領發展新動能
市委五屆八次全會暨市委經濟工作會議的工作報告,客觀務實、令人振奮。全會科學設定了全市經濟社會發展主要目標,全面部署2025年重點工作,達到了統一思想、增強信心、明確任務、鼓舞干勁的目的。
此次全會提出,要聚焦培塑發展新動能新優勢,加力提效構建現代化產業體系;要在強化科技創新引領上釋放動能。為我市科技創新工作指明了方向。
作為科技管理部門,接下來我們將認真按照全會部署要求,搶抓新一輪科技革命和西安科創中心建設等機遇,加快建設秦創原富硒產業創新聚集區,接續實施科技型企業創新發展倍增計劃,全面推進科技成果轉化“三項改革”提質擴面增效,圍繞全市重點產業鏈建平臺、聚人才,開展關鍵核心技術攻關,特別是要依托產業鏈科技創新團隊,建設高能級創新平臺,實現柔性引才,賦能產業發展,帶動產業升級,不斷培育和發展新質生產力,為安康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貢獻科技力量。(記者 彭玉革)
市農業農村局(市鄉村振興局)局長徐杰:抓點擴面強提升 助推農業增效農民增收
市委五屆八次全會暨市委經濟工作會議提到,“著眼農業增效、農民增收,加大耕地保護和高標準農田建設力度,深入開展糧油大面積單產提升行動,穩步提升種糧農民收益”,為全市農業農村工作高質量發展指明了方向路徑。
2025年,市農業農村局將認真貫徹落實全會精神,持續增強糧食和重要農產品穩產保供能力,堅持從“穩面積、提單產”兩手發力,統籌抓好高標準農田建設和撂荒地整治,堅決完成糧食種植面積331萬畝、產量73萬噸的政治任務,不斷健全完善覆蓋農村人口的防止返貧致貧動態監測機制,全面鞏固提升“三保障”及飲水安全成果。圍繞富硒資源優勢,依靠科技創新賦能,扎實實施“富硒+有機”提升行動和農業標準化生產,唱響“秦巴優品·硒有安康”農業全品類區域公用品牌,大力發展富民產業、特色產業、專精產業,提升茶葉、魔芋、畜牧、漁業、蠶桑等優勢特色產業全產業鏈科技水平和高附加值,推動農業產業形成“接二連三”發展態勢,進一步促進農村充滿活力、農業高質高效、農民穩定增收,牢牢守住糧食安全和不發生規模性返貧致貧兩條底線。(記者 唐正飛)
市委委員,漢濱區建民街道忠誠村黨支部書記、村委會主任劉瑞紅:發展富硒產業 拓寬富民路徑
通過深入學習領會市委五屆八次全會暨市委經濟工作會議精神,我將以更加飽滿的熱情、更加務實的態度投身到工作中,以貫徹落實全會精神為當前的首要任務,利用村民大會、黨員大會等形式,號召黨員干部、村民群眾深刻領悟全會精神,砥礪奮進、賡續前行。
在“十四五”規劃的收官之年,“十五五”規劃的謀篇布局之年,我將積極圍繞市委、市政府大力發展富硒產業的部署,深入挖潛本地富硒資源,做強做優富硒產品,深耕“三農”領域,延長富硒蔬菜產業鏈條,開發一系列各具特色的富硒蔬菜產品。在壯大發展富硒產業的過程中,加強與科研院校的合作,增加對富硒產業的科研資金投入,加快富硒產品研發、生產和推廣工作,加速科研成果轉化;加快制定和完善富硒蔬菜產品的企業標準,建立健全富硒產品質量監管體系,打造富硒產品加工產業園。同時利用電商平臺、直播帶貨等新興營銷渠道,拓寬富硒產品的銷售渠道,提高產品的市場占有率,打通“三產”融合渠道,真正讓富硒產業成為富民產業,帶動更多老百姓腰包鼓起來、日子旺起來。(記者 吳蘇)
市工信局(市富硒辦)局長(主任)張志群:培優做強千億富硒產業鏈群
市委五屆八次全會暨市委經濟工作會議全面總結了過去一年全市經濟社會發展新成績、新突破,深入分析了面臨的新形勢、新變化,明確了做好今年經濟工作的新要求、新任務,為全市高質量發展指出了前進方向、繪就了美好藍圖。市工信局將認真學習貫徹落實好會議精神,發揮安康富硒資源稟賦優勢,深化拓展“三個年”活動,以“鏈長制”為抓手,以“富硒+有機”為發展方向,實施龍頭培育、科技賦能、標準建設、品牌塑造四大行動,培優做強千億富硒產業鏈群,為扎實推動在中國式現代化道路上聚力建設幸福安康貢獻工信力量。
一是全力加快成果轉化。加強與中國農科院合作,建設全國科研富硒產業科研中心。組織開展硒與人體健康、富硒產業關鍵技術、應用技術和成果轉化研究,貫通“技術攻關——成果轉化——產業孵化——產業培育”全鏈條,推動集群式創新。
二是全力健全產業體系。堅持“一產強基地、二產育龍頭、三產促融合”路徑,引導市場主體推進技術改造升級、原料基地建設、關鍵技術研發、行業標準制定、創新平臺建設等工作,落實預制菜產業發展規劃。推動硒旅、硒養深度融合,重點打造以“硒業、硒品、硒食、硒養”為一體的富硒產業核心基地。
三是全力強化品牌塑造。持續開展硒科普“六進”活動,宣傳展示硒資源、硒產品、硒產業、硒文化。建設富硒產品綜合運營中心,鞏固提升富硒產品博覽會、硒水鑒茶等綜合推介活動,擴大“中國硒谷”品牌影響力和知名度。(記者 彭玉革)
安康龍王泉富硒礦泉水有限公司總經理熊劍:深化品牌提升 創建綠色工廠和綠色礦山
市委五屆八次全會暨市委經濟工作會議強調,要聚焦培塑發展新動能新優勢,加力提效構建現代化產業體系。扎實推動產業向新提質、創新向實挺進、環境向優躍升,加快構建具有安康特色的現代化產業體系,促進經濟實現質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長。要在壯大優勢產業鏈群上破題見效。圍繞發展富民產業、特色產業、專精產業,改造提升傳統產業,培育壯大新興產業,超前布局未來產業,全力推動產業鏈式集群發展。
作為安康首批省級富硒產業鏈鏈主企業,我們深感光榮和振奮,光榮是因為我們完成了安康首個包裝水綠色食品認證,振奮是因為市委經濟工作會議為我們指明了發展方向,特別是全會提到的打造綠色礦山方面。目前,我們已經通過了省級綠色礦山的現場考核。富硒產業是安康三大千億級產業集群中最具潛力和實力的產業,我們將緊緊圍繞全會精神,深化“富硒+有機”品牌提升,以創建綠色工廠和國家級綠色礦山為抓手,爭做全國富硒產業排頭兵,為安康經濟建設貢獻企業擔當。(記者 張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