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訊員 胡志強
春華秋實又一年,凝心聚力譜新篇。剛剛過去的2024年,是安康市政協以實干作答、靠奮斗出彩,用實績交出厚重履職答卷的一年。
一年來,市政協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引,緊緊圍繞市委、市政府中心工作和全市發展大局,團結動員參加政協的各黨派團體和廣大政協委員,堅持發揚民主和增進團結相互貫通、建言資政和凝聚共識雙向發力,在服務大局中發揮優勢,在助推發展中書寫擔當,在履職實踐中展現作為,共同譜寫為在中國式現代化道路上聚力建設幸福安康的精彩華章。
全年立案提案389件全部辦復,舉行議政性常委會會議2次,開展專題視察調研18次,報送調研成果14份……翻開2024年市政協的履職日歷,一件件落地有聲的提案建言,一次次集思廣益的協商議政,一篇篇飽含良策的調研報告,一張張亮點紛呈的履職答卷,無不匯聚著市政協團結奮進的強大合力,彰顯著市政協履職盡責的錚錚底色。
以黨建強引領,筑牢共同思想政治基礎,交出忠誠可靠的“政治答卷”
加強政協黨的建設,發揮黨建在政協工作中的引領作用,不僅是重要的時代命題,更是重大的政治任務。一年來,市政協牢牢把握人民政協的政治屬性,旗幟鮮明講政治,持之以恒學思想,多措并舉強黨建,讓黨的旗幟始終在全市政協系統高高飄揚。
越學越有信心,越學越有力量。過去一年,市政協黨組嚴格落實“第一議題”制度,充分發揮頭雁效應,打造黨組中心組帶動各級黨組織、黨員委員帶動黨外委員的立體式學習矩陣,全員參加、全程參與,多層次、多形式推動形成政協“大學習”格局。共組織集中學習34次,舉辦報告會、專題培訓8次,一次次學習培訓入腦入心、一場場宣講報告共振共鳴,鮮紅的黨旗高高飄揚在政協委員和機關干部心中,進一步夯實共同思想政治基礎。
黨旗所指就是政協所向。2024年6月,全市政協系統黨的建設工作座談會召開,吹響了政協以黨建促履職創新的號角。扎實推進“五優黨支部”創建,強化政協黨組織政治屬性和政治功能。圍繞打造“同心向黨·協力安康”黨建品牌矩陣,做深“黨建+”文章,推行“支部+工作室”“黨員+委員”工作機制。創新主題黨日形式,舉辦“沿著總書記足跡看變化悟思想”等系列主題黨日活動,開展“雙報到”活動40余次。這一系列舉措,彰顯了市政協推動黨建與履職深度融合的成果,在全市政協系統形成了抓黨建、強引領、促履職的工作格局。
好作風就是戰斗力、凝聚力。市政協以黨紀學習教育為契機,通過辦好專題讀書班、講好專題黨課、開好研討交流會、用好《違紀違法干部警示錄》,鞏固提升市政協“十查十看”行動,倡導和弘揚“深學、細研、務實、清廉”作風,引導機關黨員、干部嚴守黨的紀律,錘煉過硬作風,以黨紀學習教育成果推動政協工作提質增效。
以協商促發展,提升服務中心大局質效,交出實干擔當的“發展答卷”
牢記“國之大者”,服務發展所需;心系“萬家燈火”,回應群眾所盼。一年來,市政協堅持“黨委有部署、政協有落實,群眾有期盼,政協有行動”,從宜居宜業和美鄉村到富硒食品產業鏈、從緊密型城鄉教育共同體到醫保支持中醫藥發展……一場場高水平協商、一次次高標準調研、一件件高質量成果,做到對決策有幫助、對工作有推動、對百姓有收獲。
緊扣中心工作抓議政。“我關注富硒茶產業發展有10多年了,對這個產業未來發展前景看好。”市政協常委趙明莉介紹大會發言材料撰寫情況時說。在市政協五屆三次會議期間,她所作的《促進安康富硒茶產業高質量發展的建議》等9篇大會發言獲市委主要領導批示。以政協智慧力量服務黨政決策,并非一處之景。2024年中央一號文件提出,打好鄉村全面振興漂亮仗,繪就宜居宜業和美鄉村新畫卷。安康宜居宜業和美鄉村建什么?如何建?成為擺在全市人民面前的一道難題。歷時近2個月的深入調研后,6月“加快建設安康宜居宜業和美鄉村”議政性常委會會議上:“村集體+公司+農戶”模式發展農村集體經濟、點面結合推進村莊清潔行動全域覆蓋……一條條建議進入黨政決策視野,助力全面推進鄉村振興,共繪安康宜居宜業和美鄉村新畫卷。生態旅游產業具有“牽一發而動全局”的乘數效應。如何將文化文旅資源優勢轉化為生態旅游發展動能?如何打造城市IP助推安康文旅出圈?9月,市政協五屆十六次常委會會議以“促進文化繁榮發展,助推安康文旅融合”為題,共商安康文化繁榮發展新路子,共謀安康文旅產業的“詩和遠方”。兩次專題議政性常委會會議,提出各項建議近200條,很多建議被相關部門采納和落實。
緊貼發展大局獻良策。“積極融入全球經濟體系,提升安康對外開放水平,吸引更多國內外優質企業落戶安康”。市政協常委張軒在“加快安康開放型經濟高質量發展”調研座談會提出建議。2024年以來,市政協圍繞茶產業、開放型經濟、村級集體經濟等開展調研視察和專題協商20余次,廣泛匯聚智慧力量,提出了一系列有深度、有價值的意見建議,為市委、市政府科學決策提供了重要參考。帶著問題而來,收獲答案而歸。一場重點關切問題情況通報會,既是一場“敞開心扉、凝聚共識”的交流會,也是一場“直面問題、解決問題”的分析會。9月11日,市政協委員重點關切問題情況通報會如期召開。市長王浩通報全市經濟社會運行情況,并圍繞市政府支持特色產業發展、保障重點項目建設、加快發展新質生產力、擴大內需、拉動消費等方面問題和與會委員進行交流互動,現場回應委員關切。一問一答間,共識在凝聚,生動彰顯政協加強協商民主建設的探索創新,充分體現委員助力推動經濟穩進提質的責任擔當。
緊盯民生關切出實招。“作為政協委員,就應該貼近群眾、為民發聲,腳踏實地為群眾辦實事、解難事,讓人民群眾真切感受到政協離自己很近、政協委員就在身邊。”市政協委員舒健說。及時解決群眾身邊的飲用水管道經常爆裂問題、網線亂搭亂建、管道堵塞等“關鍵小事”10余件。“委員們提的‘金點子’,對我們來說,是改善民生、推動工作的‘金點子’。”市醫保局相關負責人點贊市政協開展“醫保支持中醫藥發展”專題調研。在調研成果轉化中,市醫保局將療效確切、體現中醫特色優勢的適宜技術項目納入醫保支付范圍、推行按病種按床日付費、擴大中醫住院優勢病種等措施,不僅推動了中醫藥傳承創新發展,減輕了群眾就醫負擔,還為探索醫保支付方式改革提供了經驗。“我是土生土長的東關人,對東關有一種特殊的情懷,為東關歷史文化街區建設獻計出力義不容辭。”市政協常委馬明年感慨。從市政協五屆二次會議以來,正是因為有一批像馬明年這樣有擔當、有情懷的政協委員以釘釘子精神持續關注、持續監督東關歷史文化街區建設,才讓老街舊貌換新顏、人民群眾笑開顏。如今的東關菜市場繁忙喧囂、活動廣場舞姿翩翩……一幅市井煙火繁華、文脈賡續傳承、百姓安居樂業的街區圖景正在徐徐展開。
以服務惠民生,深化履職服務為民實踐,交出可感可及的“民生答卷”
民之所向,政協所往。一年來,市政協發揮組織優勢,圍繞助力深化拓展“三個年”活動,找準履職結合點,做深做實履職服務為民這篇大文章。
躬身入局助發展。開展助力深化拓展“三個年”活動“政協在行動”,從助推重點產業鏈建設、落實包聯企業項目責任、參與招商引資、鄉村振興幫扶等方面躬身入局、破解難題。產業是經濟的命脈。主席會議成員帶頭圍繞加快構建千億級富硒產業集群,深入開展調查研究,督辦評議富硒食品產業鏈相關重點提案辦理情況,為產業發展聚智;走訪“五上”企業和重點項目23次,協調解決企業困難25件,為企業發展聚力;組織和參與雙招雙引活動14次,為招商引資項目建設聚才;扛牢鄉村振興定點幫扶責任,協調幫扶資金2600余萬元,讓鄉村振興“一路生花”。
挺膺擔當辦實事。2024年,市政協把委員工作室作為聯系服務界別群眾的一線“橋頭堡”,深化“一室一特色”創建,引導激勵委員將履職盡責與專業所長相結合,更好地了解民意、服務民生。廣大政協委員把關心困難群眾、助推民生改善作為常態化工作,以專業優勢助力高效履職,奏響“服務為民”協奏曲。市政協提案委、經科委、社法委聯合開展“心手相牽、與愛同行”捐贈活動,為特殊兒童送去溫暖與關懷。教文衛體委開展“委員服務在身邊·群眾健康有醫靠”履職活動,用心用情服務群眾健康。社法委組織開展南環路南門市場至文昌路口段交通擁堵問題專題協商,推動解決群眾關注的難點問題。民宗委走訪看望民族宗教界委員,宣傳黨的民族宗教方針政策。文史委為“舌尖上的安全”建言獻策,同心共筑食品安全防線。發揮各界愛心濟困協會作用,心系“一老一小”,籌資129萬元開展教育和健康幫扶等公益活動……全市各級政協組織推動委員更好履職為民的舉措不斷推陳出新,像這樣履職為民的故事不勝枚舉。
暢通渠道解民憂。堅持聽民意訪民情、言為民所建,市政協發揮信息“直通車”作用,2024年編報信息246篇,同比增長200%以上,省政協采用21篇,轉報全國政協10篇。反映返鄉“安居樂業”難、農村村組路燈管護難等信息被轉報全國政協,建議建立跨區域防汛機制、改善鄉村醫生待遇等信息得到省委省政府領導關注,加強中藥材產銷對接、破解“添丁進口”難題等信息被市委領導批示……一條條社情民意信息,解決了群眾的一件件身邊事,如涓涓細流溫潤著老百姓的心田,深深贏得了群眾的信任和贊譽。
以團結聚共識,營造團結鼓勁向上氛圍,交出廣聚合力的“共識答卷”
團結是新時代人民政協的歷史責任。一年來,市政協以慶祝人民政協75周年為主線,團結聯誼聚共識,合作共事聚人心,為全市經濟社會發展壯大朋友圈、匯聚正能量。
系列活動精彩紛呈。盛世華誕,舉國同慶。在新中國和人民政協成立75周年之際,全市政協系統精心組織開展一系列慶祝活動,以實際行動表達對偉大祖國的深深祝福、對新時代政協事業的真情謳歌、對同心共圓中國夢的堅定信心。全市慶祝人民政協成立75周年座談會隆重舉行,歷屆市政協委員代表齊聚一堂講親歷、談感悟、提建議,共慶華誕、共話成果、共謀發展,在全市各級政協委員中引發熱烈反響。“在政協舞臺上發揮更大作用,努力在建設幸福安康的征途上貢獻委員力量、展現委員風采”,省政協委員、市各界愛心濟困協會會長鄭遠元作為4位受邀發言對象之一,發言在廣大委員中產生廣泛而強烈的共鳴。國慶前夕,安康市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5周年群眾大合唱激情唱響,民主黨派、工商聯代表和政協干部百余人組建的“同心方陣”,飽含熱情、放聲高歌,唱響團結民主最強音。還與榆林市政協聯合舉辦“翰墨鑄同心 丹青頌盛世”書畫作品交流展等,多維度展現政協擔當作為的生動實踐和委員履職盡責的時代風采。
團結聯誼豐富多彩。2024年,市政協開展形式更多樣、內容更豐富的團結聯誼活動,努力畫出最大同心圓。更好發揮各黨派參加政協工作共同性事務情況交流機制作用,支持黨派團體在政協平臺發表意見、提出建議,重點調研聯合開展、重要發言優先保障、集體提案重點督辦,充分保障其民主權利。建立群眾代表列席政協重要協商會議制度,進一步暢通黨外知識分子、非公經濟人士、新的社會階層人士意見訴求表達渠道,引導各界有序政治參與。發揮宗教界別委員橋梁紐帶,走訪團結民族宗教界代表人士,把信教群眾團結在黨和政府周圍,支持我國宗教中國化方向。不僅如此,還通過關注少數民族聚居區基礎設施建設、召開民族團結進步座談會、舉辦新春各界慰問活動等,把團結聯誼網織得更廣更密更實,讓團結友誼之花遍地開。
政協好聲音更響亮。全市政協干部、政協委員全體動員,圍繞助力“三個年”、小微協商、一線履職等寫稿投稿,形成“人人都是宣傳員”的良好局面。聚焦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精神、慶祝人民政協成立75周年等主題,注重挖掘履職中的新方法、新故事,開辦“Hi委員”“我與人民政協”等專欄,編發稿件244期789條,在《人民政協報》發稿30篇,一個個履職故事轉化為一篇篇宣傳報道的亮點。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召開后,全市各級政協組織綜合運用新媒體平臺,形成宣傳“矩陣”,把學習宣傳貫徹不斷引向深入。著力講好安康故事、講好政協故事、講好委員故事,編輯出版《安康古代詩選》文史專輯,《安康政協志》交付終審,我市在省政協“‘秦人 秦事 秦商量’講好新時代政協故事”活動中2件短視頻作品分獲二、三等獎,擴大了政協影響力。
以創新增活力,激發兩支隊伍履職動能,交出提質增效的“履職答卷”
創新是人民政協事業發展進步的活力源泉。一年來,市政協以打造“實干、有為、活力”政協為目標,以改革創新精神抓隊伍、強素質、樹形象,不斷夯實履職根基,推動工作提質增效,政協履職活力和工作效能明顯提升。
以制度創新釋放活力。完善經常性工作制度,修訂大會發言工作規則、反映社情民意信息工作辦法,制定出臺《關于健全完善委員聯系界別群眾制度機制的實施意見》,實現各項制度協同發力、形成合力。加強調查研究,堅持完善重點調研課題“專委會協同、黨派參與、縣區聯動、部門配合、智庫助力”聚力協同機制,形成協同調研、聯動協商、成果共享的良性互動。深化運用“履職創新案例”成果,推進專委會“一委一品”“一委多品”建設,專委會“專”的特色更加彰顯。重視改進會議協商的互動環節,委員們在充滿真知灼見的觀點碰撞中實現建言資政與凝聚共識的雙向發力,進一步增強了協商實效。建立協商成果“專題報告、批閱交辦、督查反饋”閉環機制,不斷做實協商后半篇文章,讓民主之花在安康大地絢麗綻放。
以形式創新煥發活力。建立“1+4+N”委員培訓機制,實行全體會議期間舉辦全員培訓、每季度常委會議集中學習、重點調研活動前置專題培訓,五屆市政協委員屆中培訓基本實現全覆蓋。與此同時,組織委員廣泛開展協商活動、界別活動、讀書活動等,讓委員動起來、活起來、聚起來。一年來,開展委員薦書、“委員邀您共讀書”活動112期、分享讀書心得132篇。加強委員履職管理,實行書面向委員所在單位反饋履職情況,開展第三批常委年度述職,表彰履職表現突出委員40名。這些受到表彰的同志分布在不同界別,工作在各行各業,是全市政協委員的優秀代表,以突出履職成效詮釋了新時代市政協委員的責任擔當。
以方法創新激發活力。務實重干是2024年市政協一體推進“兩支隊伍”建設的鮮明導向。統籌推進模范機關建設,多途徑加強干部思想淬煉、政治歷練、崗位鍛煉,讓年輕干部在活動組織、事務協調、辦文辦會、服務委員中增長才干,選派干部在創建文明城市、招商引資、駐村幫扶一線建功立業,機關上下精神風貌明顯改善,服務效能明顯提升,形成一條心干事業、一盤棋抓工作、一股勁促發展的生動局面。
春光作序萬物生,踏春而行啟新程。2025年,全市各級政協組織和廣大政協委員將更加緊密地團結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周圍,切實把思想和行動統一到市委、市政府的工作部署上來,以永不懈怠的韌勁、只爭朝夕的干勁履好職、盡好責,為在中國式現代化道路上聚力建設幸福安康再立新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