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 黃慧慧
蛇年春節,走進白河縣卡子鎮鳳凰村,一幢幢宜居農房錯落有致,村民們在新鋪的瀝青路上散步鍛煉,在改造后的農家院落閑話家常……目之所及,呈現出一派舒適祥和的景象。
以前的鳳凰村,河道磺水橫流,魚蝦難覓蹤跡,沿河村民苦不堪言。如今,眼前的村莊卻呈現一幅環保質量優良、景色宜人的圖景。
據《白河縣志》記載,白河縣內曾發現硫鐵礦、銀金礦、石灰巖、綠松石等礦產資源20余種,其中,鳳凰村里端溝境內硫鐵礦資源的儲量最大,由于20世紀開采技術落后,資源利用率不高,環境保護意識不強,廢棄礦洞和礦渣長期裸露地面,造成硫鐵礦廢礦渣經氧化在裂隙水和雨水沖刷下形成“磺水”,嚴重影響周邊環境和人們的生活。
近年來,當地黨委政府貫徹新發展理念,嚴守生態保護紅線,堅決扛起治理工程環境保障的政治責任,組織工作專班深入村組一線,逐村逐戶抓好征地拆遷、矛盾調處、道路保暢等工作,打出了鄉村顏值提升的“組合拳”,鳳凰村于2022年底率先完成了治理任務,治理效果明顯。
治理好了,如何維持是關鍵。鳳凰村積極探索機制體制,推進治理成果向治理效能轉化,以省級“千萬工程”示范創建村為抓手,學習借鑒“千萬工程”經驗,以“三改四清五提升”為抓手,一體推進人居環境整治、基礎設施建設、鄉村產業發展、鄉風文明建設,為推動城鄉融合發展、農業農村現代化、鄉村全面振興提供強有力支撐。
有了“面子”更注重“里子”。針對農村人居環境“臟亂差”現象,鳳凰村在學習運用“千萬工程”經驗的基礎上,結合廢棄硫鐵礦污染治理后續綜合整治提升,以“改廁”“改圈”“改造農房”三改工作為抓手,按照“整村推進、典型示范、以點帶面”思路,形成了“人居環境共建,美好生活共享”的良好格局。2024年以來,建成多戶聯改水沖式衛生廁所58座,改造圈舍63個,推進“功能現代、結構安全、成本經濟、綠色環保、風貌協調”的現代宜居農房改造130戶,受益群眾達328戶1200余人。
一村一落皆是景,鄉村環境美如畫。“村子真整潔”,這是外來人對鳳凰村的第一印象。返鄉大學生柯雨霏對村里人居環境的治理和提升看在眼里,滿意的話脫口而出:“道路越來越寬敞,綠化也做得非常好,垃圾還有專人清理,希望咱們村能夠越來越好。”
鳳凰村通過系統性環境治理,實現從“臟亂差”到“美如畫”的蛻變,為鄉村振興提供了“生態修復+民生改善”的可行路徑。卡子鎮鎮長王傳偉表示,下一步,該鎮將繼續深入貫徹鄉村振興戰略,在常態化、長效化、規范化上下功夫,努力打造天藍、地綠、路暢、燈亮、人旺、業興的秀美鄉村新風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