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康新聞網訊(記者 于延琴 實習記者 黃慧慧)數據顯示:今年1至9月,安康中心城市優良天數為248天,同比增加2天,優良率90.8%;PM10平均濃度64微克/立方米,同比上升12.3%;PM2.5平均濃度36微克/立方米,同比持平,空氣環境質量繼續保持全省前列。
這組數據,支撐起安康人頗為自豪的“安康藍”。其背后,則是我市鐵腕治理大氣展現出的成效。
10月18日,記者來到位于漢濱區縣河鎮的贏豐新興環保建材廠,廠房里堆放著整整齊齊的頁巖磚,一臺環保除塵霧炮機正在高速運轉。工廠負責人陳建發告訴記者,頁巖磚廠按照環保要求,先后五次安裝更換了價值150余萬元的環保設備,做到“四有一達標” (有污染治理設施、在線監控設施、視頻監控設施聯網設施、排污許可證)。
“生產頁巖磚的煙氣、粉碎工段的粉塵,都經過污染治理,做到達標排放。比起從前,現在每個月多了10萬元的開銷。”陳建發說,雖然多了開支,但這錢花得值,“因為空氣是大家甚至是子孫共有的,每個人都有責任保護好環境。”
據了解,今年以來,漢濱區對保留的31家頁巖磚廠按照全市統一的“四有一達標”要求進行嚴格整治。經過整治,現在達到要求的23家正常生產,贏豐新興環保建材廠就是其中一家,不僅建設了污染治理設施,安裝了自動監測系統,對其排放煙氣中的主要污染物24小時監測,實時上傳數據,與市、區監控平臺聯網,一旦發現異常或者超標排污等違法行為,環保部門將依法進行處理。
漢濱區在全區頁巖磚廠實施“四有一達標”,正是我市鐵腕治理大氣的一個縮影。近年來,霧霾成為人們最關注的話題之一。我市雖然空氣清新,生態環境良好,但霧霾并不遙遠,警報已然拉響,環境問題已成為群眾反映強烈的熱點問題。
對我市而言,良好的生態是最大的優勢和競爭力。無論是建設宜居城市,還是發展生態旅游、文化休閑、健康養老服務業以及生態友好型產業,都有賴于好的生態環境。沒有了這一優勢,安康就失去了競爭優勢。從這個意義上講,抓大氣污染防治就是抓發展,就是轉變生產方式、生活方式和消費模式,讓污染、耗能行業脫胎換骨,為高新技術和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騰出空間,就是為發展創造更大空間、更好環境和更有利條件。
大氣污染防治工作關乎發展大局、關乎群眾健康、關乎安康形象。因此,一直以來,市委、市政府堅持走“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發展之路不動搖,一張藍圖繪到底,一任接著一任干,把“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化為安康大地的生動實踐,把打贏藍天保衛戰作為重中之重,堅持源頭防治、全民共治,持續發力,著力解決大氣污染重點源頭、突出問題。尤其是近年來,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視,把大氣污染防治提高到前所未有的高度,成立了以市長趙俊民為組長的安康市鐵腕治霾工作領導小組,全面組織協調全市大氣污染防治工作。
今年1月16日,我市以市中省環保督察巡查整改工作領導小組名義,召開了全市鐵腕治霾管控揚塵督查整改行動會議,分管副市長多次帶隊深入工地檢查揚塵管控落實情況;4月2日,市政府在精簡會議、壓縮會議、合并會議的情況下,單獨召開了全市環境保護工作大會,市長趙俊民出席并講話,對大氣污染防治工作進行專門安排;5月份,市委、市政府連續三次召開專題會議對秸稈禁燒工作進行安排部署,并以市治霾領導小組名義對督查發現的問題進行了2次通報;6月21日,市政府在召開的全市企業落實生態環保主體責任會議上對大氣污染防治企業責任再次進行強調安排。為提前做好冬防期大氣污染防治工作,9月27日,市政府召開會議,對建筑工地揚塵管控和秸稈禁燒專項巡查檢查工作進行了部署。
如此密集的會議,體現的是對工作的高度重視,嚴密部署與精準落實。今年以來,我市緊緊圍繞鐵腕治霾“1+10”攻堅行動方案,集中對全市85家頁巖磚廠開展“四有一達標”治理。要求各縣區對轄區磚廠煙氣在線監測設施實行第三方運維監管,并與縣區環保部門和市應急處置中心聯網,實現24小時監管,徹底根除全市頁巖磚廠“冒黑煙”這一頑疾,確保區域空氣環境質量持續改善。
與此同時,我市各相關部門各司其職協作共力,采取集中約談、跟蹤督導、暗訪檢查、加大執法力度等措施,級級夯實責任,層層傳導壓力,形成齊抓共管的工作格局。
年初,市政府與各縣區政府及相關部門簽訂了《2018年環境保護目標責任書》,并對管控揚塵工作不力的漢濱區政府、市水利局進行了約談;針對夏季中心城區露天燒烤反彈問題,對市城管局進行了督辦,針對長春改造工程揚塵污染問題,對市住建局進行了督辦;共問責干部60名。
執法力度加大,發現一起查處一起。市環保局堅持每月對10縣區空氣質量狀況進行通報,并以《環境空氣質量快報》形式報送市縣(區)主要領導和相關部門,反饋指標問題,傳導工作壓力,促進大氣治理。并以中心城區為重點,共開展管控揚塵專項督查499家次,對嚴重違反揚塵治理規定的5家施工單位、5家監理單位給予通報批評,并給予4個項目經理扣分處理,對7個整改不到位的項目建設單位進行了約談,對11家工地進行了上限處罰,累計罰款62余萬元。
同時堅持特病特治。針對磚廠“冒黑煙”問題,實施了“四有一達標”專項整治行動;針對工地揚塵問題,開展了鐵腕治霾管控揚塵督查整改行動;針對秸稈焚燒問題,以月河川道為重點,首次以市政府名義召開了市、縣區、鎮辦、村、組五級秸稈禁燒工作大會。并以五城聯創、四級同創為契機,大力實施森林綠化、城市清潔化、市民文明化、生產環保化、生活平安化工程,“山水林田湖城人”生命共同體格局初步形成,在全社會形成人人關心環境,人人愛護環境的濃厚氛圍。
有業內人士指出,大氣污染治理是一項長期性和艱巨性的工作,必須立足當前、著眼長遠,科學應對、綜合施治,正確處理好穩增長、調結構、治污染的關系,從調整產業、加強管理,聯防聯控、依法治理,壓減燃煤、治理尾氣等方面,科學制定系統完備的治理方案和措施,有效提高大氣污染治理的實際效果。
下一步,我市將進一步落實整治責任,強化措施,加大整治力度,對整治不到位的企業,將責令停止生產,依法予以立案查處,確保頁巖磚廠“四有一達標”監管常態化、長效化。同時全面控制煤耗總量,加快產業結構調整,打造一批綠色、環保、健康的特色產業、特色產品,形成獨特的競爭優勢;抓好揚塵治理;加大機動車污染防治力度;突出抓好城市生產生活廢氣綜合整治,建立長效機制,以此保衛“安康藍”,讓每次呼吸都是清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