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訊員 付明明
從陜南人民抗日第一軍活動地舊址,到紫陽芭蕉口中共安康地委機關遺址,從安康烈士陵園,到旬陽縣紅軍紀念館,從富有生機活力的飛地經濟園區,到塔吊林立、機聲轟鳴的重大項目建設一線……連日來,安康市稅務系統廣大黨員干部奔赴黨史實境課堂、經濟生產一線,在黨史學習教育中,賡續紅色基因,凝聚奮進力量,綻放著一抹花開“別樣紅”。
走進“紅色實境”,用腳步丈量崢嶸歲月
“我志愿加入中國共產黨,擁護黨的綱領,遵守黨的章程……”四月的牛蹄嶺,雨霧蒙蒙、山川披綠、草木蔥郁、春意盎然。清明節前夕,國家稅務總局安康市稅務局黨委理論學習中心組冒著細雨、拾階而上,來到牛蹄嶺戰役紀念碑廣場,向在戰役中英勇犧牲的革命烈士默哀并敬獻花籃,表達緬懷之情。面對黨旗,大家重溫入黨誓詞,鏗鏘的宣誓聲響徹牛蹄嶺、回蕩山谷間。1949年7月,為解放安康在牛蹄嶺戰役中犧牲的1300多名解放軍將士長眠于此,與蒼松翠柏、漢水巴山同在。
在牛蹄嶺山腳下的社區會議室,國家稅務總局安康市稅務局黨委書記、局長、黨史學習教育領導小組組長張大峰主持召開了黨委理論中心學習組(擴大)第三次黨史教育專題學習會,為大家上了一堂生動的專題黨課,與會人員結合參觀學習和分管工作談感受、講體會。“市局黨委將第三次理論學習放在牛蹄嶺戰斗遺址公園,開展現場參觀學習教育活動,目的就是要利用紅色革命資源深化黨史學習教育。”張大峰指出,歷史是最好的教科書,也是最好的營養劑。全市稅務系統要將革命先輩的精神轉化為前行的動力,通過學習黨史感悟初心,牢記使命、提升能力、開創新局,譜寫“爭當表率、爭做示范、走在前列”的安康稅務新篇章,以優異成績向建黨100周年獻禮。”
安康市稅務局黨委全面加強對全系統黨史學習教育的組織領導,將開展黨史學習教育作為貫穿全年的重要政治任務,緊密聚焦學習內容,層層壓實主體責任,上下聯動,同頻共振,推進黨史學習教育走深走實。
烈士墓前、巴山腳下、紅軍鄉里……留下黨員干部鏗鏘有力的誓言。在王莽山革命遺址,回首革命先烈浴血奮戰的崢嶸歲月,揩拭著烈士紀念碑上的浮土塵埃,第一稅務分局青年黨員唐雪溦的內心久久不能平靜:“在行走中學習黨的歷史,在實境中感悟紅色力量,使我們深入了解了本土紅色資源和中國革命史,對做好本職工作有了更為深切地領悟。”
黨史學習教育開展以來,安康市稅務局通過講活黨史故事、用活紅色資源、辦活教育形式,讓紅色基因浸潤廣大黨員干部內心,各級黨組織開展“沉浸式”實境教學70余次。一系列的尋跡“紅色遺跡”活動,引導廣大黨員干部將井岡山精神、長征精神、延安精神、紅巖精神等偉大精神入腦入心,讓分布在漢江兩岸的紅色教育基地成為錘煉黨性的生動課堂。
開設“紅色課堂”,用歷史凝聚奮進力量
“通過黨史學習教育,深刻認識紅色政權來之不易、新中國來之不易、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來之不易,切實增強了歷史自覺、筑牢了信仰之基。”安康市委黨校副教授廖世陽講授的《新民主主義革命歷史》講座直擊心靈、催人奮進,讓安康稅務系統1600余名黨員干部在學史明理中高舉真理“火炬”。
黨史如明燈,照亮前行之路。市局機關是全市稅務系統各項工作高效推進的“牽引站”,黨史學習教育必須學在前、走在先。市局機關黨委以20個支部為“微單元”,著力建強黨支部,激活“動力源”。第一黨支部開辟了黨史學習園地,制作黨史活動展板,支部書記黃云濤定期組織黨員品讀學習心得,分享學習感悟,展曬學習成果。拼手速、贏獎品——第十黨支部開展的黨史知識網絡答題活動“點燃”黨員干部的學史熱情。十一黨支部將黨史學習教育與稅收風險管理業務相融合,“我來講”課堂為黨員干部搭建了學習交流的“微平臺”,使黨史學習教育走“新”更走“心”。
與此同時,各縣區局在市局黨委的帶領下,因地制宜打造出獨具特色的“一縣一品”黨史學習教育亮點,與“秦巴山區黨旗紅”的黨建品牌競相輝映,賦予了安康稅務黨史學習教育更為鮮亮的底色。
紫陽縣稅務局每天利用工作間隙,分兩次在樓道準點推送黨史故事和愛國主義歌曲,“黨史廣播”豐富了黨員干部的精神食糧,在聽眾中形成“熱播追劇”的效果。石泉縣稅務局將黨史故事錄制成音頻資料,每日定時傳送至全局工作群,既方便了干部職工學習黨史知識,還通過朋友圈接力轉發的方式將稅務“黨史之聲”廣為傳播。平利縣稅務局與農商銀行及企業聯合開展黨史知識競賽,進一步增強了黨員黨性修養、增進了稅企關系……據統計,黨史學習教育開展以來,全市稅務系統各級黨組織共開展主題黨日活動210余次,組織學習研討70次。
“采取線上線下同步學、理論實踐同推進的方式,通過開辟黨史學習長廊、舉辦讀書班、講黨史專題黨課、開展黨史知識測試等方式,打造可聽、可視、可感的立體式黨史宣教大格局,推動黨史學習教育融入日常、抓在經常、走深走實,在全系統凝聚起團結奮進的強大合力。”安康市稅務局黨委委員、副局長、黨史學習教育領導小組副組長楊光平表示。
砥礪初心使命,汲取奮斗力量。“用黨的實踐創造和歷史經驗啟迪智慧、砥礪品格、提升本領、投身實踐,是我們的光榮和使命擔當。”市局機關第一黨支部黨員、第二屆安康稅務好青年潘明明道出了450名青年稅務干部的心聲,“我要和全市稅務系統廣大青年干部一起,將革命先輩的精神轉化為前行的動力,在稅收改革發展的急難險重任務中爭做排頭兵和主力軍,為新時期安康稅收現代化建設添磚加瓦,不辜負這個美好的時代。”
投身“紅色實踐”,全方位辦好惠民實事
走進陜西新智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年產7000噸的LFT-D全自動新材料生產線正開足馬力。
“稅務部門的扶持一路見證了企業的發展和壯大。這500萬元的‘稅銀貸’就像一場春日的‘及時雨’,讓我們走出技術研發資金不足的困境,助力高科技企業走向‘春天里’。” 拿到500萬元的“稅銀互動”貸款,陜西新智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負責人陳世學欣喜萬分。據了解,高新區稅務局稅務管家在進行一對一“貼身”服務時,了解到企業的資金困難后,與中國郵儲銀行安康市支行協調,根據該公司良好的納稅信用記錄,幫助其成功融資500萬元貨款,解決了企業的燃眉之急。
2021年是“十四五”開局之年,安康市一系列重點項目陸續開工建設,“稅務管家”們悉數上崗,為企業講政策、送服務,解難題、化風險,涵蓋產業發展、民生保障、基礎提升等各領域的“一戶一策”式涉稅定制服務令眾多重點項目企業納稅人收獲了稅務部門的滿滿誠意。
學史力行是黨史學習教育的主要目標。安康市稅務局堅持把“我為群眾辦實事”實踐活動作為檢驗黨史學習教育成效的重要方式,建立稅收優惠政策直達快享機制,推動稅收營商環境持續優化。結合“便民辦稅春風行動”和深化稅收征管改革,先后推出“青春心向黨”“黨建聯盟助發展”“問需求辦實事優服務”等活動,切實為納稅人繳費人紓困解難,將學習成效轉化為工作實效。
漢濱區稅務局在獲悉轄區某醫藥公司遭受火災損失的突發情況后,黨員先鋒隊立即上門,就財產損失稅前扣除和增值稅進項抵扣相關政策進行細致輔導,第一時間為企業送去稅務部門的政策減免“定心丸”。安康市稅務局第三稽查局黨支部依托黨建“聯合體”,主動上門“送政策、問需求、解難題”,與陜西平利建筑工程公司黨支部建立“大事共商、要事共決、實事共辦、難事共解”機制,促進黨建水平雙向提升。市縣兩級稅務機關紛紛開展“稅徽映照扶貧路”志愿服務活動,為涉農企業發放稅收優惠政策“大禮包”,幫助扶貧村發展特色產業,鞏固脫貧成果,助力鄉村振興。據統計,今年以來安康各級稅務部門已舉辦稅企交流座談會80場,共收集意見建議150條,推出優化服務舉措40余項。
奮斗百年路,啟航新征程。張大峰表示:“我們要通過學黨史、悟思想、辦實事、開新局,進一步增強“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做到“兩個維護”,將學習教育成效轉化到開創安康稅收現代化建設新局面和促進地方經濟高質量發展上,為奮力實現安康“追趕超越、綠色崛起”貢獻智慧和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