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 “十四五”規劃綱要在總結“十三五”發展成就中提出“基本公共服務持續提升”,請您簡要談談“十三五”期間全市教育工作取得的主要成效有哪些?
鄒成燕:過去的5年,是我市教育事業穩步前行的五年。主要成效有以下五點:一是教育普及程度顯著提高。全市公辦幼兒園占比達54.8%,普惠性幼兒園占比達到88.95%,學前三年毛入園率達到98.6%,義務教育學齡人口入學率和鞏固率均達100%,高中階段毛入學率達97.78%,10縣區全部創建為國家義務教育發展基本均衡縣。二是教育公平邁上新臺階。嚴格落實控輟保學“七長”責任制,“兩免一補”、13年免費教育、義務教育營養改善計劃、家庭經濟困難學生資助、農村留守兒童管護、進城務工隨遷子女就學、殘疾兒童入學教育政策全覆蓋,教育公平取得新進展。三是辦學條件明顯改善。投入52億元實施教育建設項目1100余個,新建、改擴建校舍面積201萬平方米,異地扶貧搬遷安置點規劃配建的45所學校全部竣工,中小學校旱廁全面消除,學校布局進一步優化,教育設施更加完善。四是教育改革激發新活力。推進集團化辦學,全市成功組建各類教育集團35個,優質教育資源覆蓋面持續擴大;推進課堂教學改革,實行典型引路、示范引導;推進初中學業水平考試和高中階段招生制度改革,建立轄區高中招生網絡管理平臺和招生錄取規則;以市政府名義制定出臺《安康市職業教育改革方案》,提出安康職教改革“十五條”新舉措。五是教育保障能力不斷提升。各級黨委教育工作領導小組全部成立,教育系統黨的建設和思想政治工作切實得到加強。教育投入不斷加大,各級各類教育生均撥款或公用經費補助實現全覆蓋,教育經費總投入累計突破330億元。
記者:“十四五”規劃綱要提出“發展為要、創新為先、民生為本”,必須堅持把以人民為中心作為出發點和落腳點,著力解決好人民群眾最關心的民生問題。作為全市教育行政主管部門,請問如何貫徹民生教育發展理念,更好地滿足人民群眾對教育的新需求?
鄒成燕:“十四五”期間,我們將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引,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于教育的重要論述和來陜考察重要講話精神,立足新發展階段、貫徹新發展理念、構建新發展格局,牢固樹立以人民為中心的思想,堅持教育優先發展地位不動搖,以推動高質量發展為主題,以改革創新為根本動力,以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為根本目的,以固根基、揚優勢、補短板、強弱項為工作主線,堅持和加強黨對教育工作的全面領導,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不斷激發教育發展活力,為建設高質量教育體系立柱架梁,全面開啟我市教育現代化、教育強市建設新征程,努力辦好新時代人民滿意教育。一是堅持以人為本促公平。牢固樹立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把以人為本作為教育工作的根本要求,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把增強學生社會責任感、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融入教育全過程,努力為學生提供適合的教育。二是堅持問題導向重實效。以新理念新思想新戰略為指導,以人民滿意為宗旨,以社會關注和群眾關切的突出問題和需求為導向,調結構、補短板、強弱項,高質量發展教育事業,努力滿足經濟社會發展和人民群眾對教育的新需求。三是堅持改革創新求突破。把改革創新作為教育發展的強大動力,進一步轉變發展觀念,不斷深化教育領域綜合改革,以改革激發活力,推動教育高質量發展。四是堅持優先發展提質量。貫徹落實教育優先發展戰略,強化政府優先發展教育責任,牢固樹立以提高質量為核心的教育發展觀,鼓勵學校辦出特色、辦出水平,培名師、育英才。
到2025年,安康教育現代化的制度體系基本形成,教育保障水平大幅提升,多樣化可選擇的優質教育資源更加豐富,社會關注的教育熱點難點問題得到有效緩解,教育普及水平及服務地方經濟社會發展的能力大幅提高,教育總體實力和核心競爭力顯著增強。
記者:“十四五”規劃綱要提出“加快培養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高質量教育體系”,我市目前還存在哪些問題和挑戰,將采取什么舉措予以解決?
鄒成燕:經過多個5年規劃的實施,我市教育事業發展取得了顯著成就,教育公平和質量有了較大提升,人民群眾教育獲得感明顯增強。但也面臨一些問題和挑戰:優質教育資源供給不足與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和人民群眾對公平而有質量教育的迫切需求之間的矛盾仍然存在;經濟下行壓力加大和學校建設投入剛性需求之間矛盾突出,加大教育投入面臨較大壓力......
“十四五”期間,圍繞推動教育高質量發展,我們主要采取以下措施:一是推進基礎教育擴容增效。優化配置學前教育資源,促進學前教育普及普惠發展。啟動實施第四期學前教育行動計劃,推進縣域學前教育普及普惠縣(區)創建工作,到2025年,全市“縣域學前教育普及普惠縣國家評估認定”占比不低于50%。統籌推進縣域義務教育優質均衡和城鄉一體化發展,到2025年義務教育優質均衡縣(區)比例達到40%。全面推進學校標準化建設,有序擴大城鎮學位供給,下功夫解決義務教育“大班額”“大校額”問題。推動普通高中多樣特色發展,統籌推進普通高中新課程改革和高考綜合改革,全面提高普通高中教育質量,到2025年,普通高中全部實現省級標準化,省級示范高中比例不低于20%;創新發展特殊教育,規范發展民辦教育。
二是推進職業教育創新融合發展。深化職普融通、產教融合、校企合作,大力培養技術技能人才。創建2至3所省級高水平示范性中等職業學校。繼續強化文化基礎課,指導推動中職學校科學設置專業,提升職業教育適應性。支持漢濱、嵐皋和白河中職學校遷建,改善中職學校辦學條件。提升高等學校辦學層次,支持安康職業技術學院實施秦巴區域職業教育培訓中心、公共實訓基地等建設項目,全面提升辦學能力和內涵發展水平。
三是積極實施教育重大項目。以加強教育基礎設施建設為重點,不斷優化教育資源配置,推進教育裝備現代化,統籌實施學前教育普及普惠、義務教育弱環節改善與能力提升、普通高中攻堅、現代職業教育質量提升“四大工程”551個重大項目建設,總投資概算為162億元,夯實教育高質量發展的基礎。
四是加強規劃綱要落實。要把落實規劃綱要確定的各項改革和發展的主要目標、重點任務作為重要職責,強化體制機制和政策保障,加強對規劃實施的督導、檢查和評估工作,建立規劃實施的中期評估和年度監測制度,全面分析規劃實施效果及各項政策措施落實情況,確保規劃目標和重點任務如期完成,為構建高質量教育體系、提升教育基本公共服務水平做出不懈的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