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通訊員 田曉冬)黨史學習教育開展以來,市醫保系統堅持以人民健康為中心,圍繞“辦好人民群眾治病就醫的事情”主線,從解決醫保領域群眾“急難愁盼”問題入手,扎扎實實為群眾辦好事辦實事。
開展全員調研,找準問題。局領導帶隊,全體黨員參與,分5個組深入基層,調研了解群眾所需所盼,收集相關問題100余條,開列7大方面11項辦實事清單,逐一制定方案、明確責任,落實措施、限期辦理。組織排查整改,化解矛盾。對醫保部門成立以來上級轉辦、審計反饋、領導批示、群眾反映的問題,逐級大起底,逐件大排查,逐項抓整改,定期要結果,確保矛盾化解、問題清零。減少證明事項,簡化手續。全面推行醫保證明事項告知承諾制,對異地就醫備案、生育保險支付、門診費用報銷、外傷住院調查等事項,減少證明材料,簡化辦理手續,只需填寫個人承諾書,即可辦理相應報銷業務。推行異地結算,方便就醫。推進醫保信息系統聯調聯試,開通省內門診及藥店的個人賬戶刷卡直接結算和跨省門診費用直接結算,將全市28家定點醫院、300余家定點藥店接入異地就醫結算平臺,實現省內外異地就醫聯網實時結算。推進支付改革,減輕負擔。做實各縣區和市級醫院總額預算管理,推進分級診療和縣域醫共體建設,制定落實城鄉居民119個和城鎮職工111個單病種付費病種,推進日間手術和按床日、按人頭付費。加強行風建設,提升服務。全面實施“好差評”制度,落實醫保政務服務事項清單,編制各類經辦規程和辦事指南,將33項經辦業務納入窗口辦理,打造標準化醫保經辦窗口。推廣智能審核,提高效率。結合醫保信息化建設,建立智慧醫保數據風控平臺和醫院自審、智能審核、智能監管三大系統,設置醫保清單智能識別結算系統,推行“互聯網+醫保”和“掌上辦”“及時辦”,增強服務群眾的效率。落實費用保障,全力防控。全面保證新冠肺炎確診和疑似患者救治、檢測費用,將新入院病人核酸檢測費用納入醫保報銷,提前足額預付新冠疫苗采購及接種費用。抓實包聯幫扶,增強效果。組織專班,選派專人,分別負責包聯企業、駐村幫扶、聯系社區、包抓茶園等中心工作,通過政策傾斜、資金扶持、消費扶貧、困難化解、送醫上門、連心服務等多種措施,實實在在服務群眾。動態調整政策,梯次保障。健全完善全市職工醫保、大病保險、醫療救助等政策,及時調整城鄉居民慢性病、門診特殊治療病種范圍和待遇支付標準,確保基本醫保政策范圍內住院費用支付比例不低于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