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訊(通訊員 肖穎 劉秀麗)2021年,我市以五大提升行動為統攬,全面啟動實施鄉村生態振興工作,統籌山水林田湖草系統治理,厚植安康綠色循環發展基礎,讓綠水青山為鄉村贏得發展新優勢、匯聚發展新動能。
實施農村人居環境提升行動促改善。對標“八清一改”要求,在全市所有行政村實施村莊清潔行動,清理生活垃圾36.5萬噸、村內水塘8035口、村內溝渠1.96萬公里、畜禽養殖糞污等農業生產廢棄物4.5萬噸,村莊基本實現干凈整潔有序。全市11643個自然村(組)實現生活垃圾收運處置體系全覆蓋,生活垃圾有效治理率達到86.4%,農村生活污水治理率超過33%。新(改)建農村戶用衛生廁所26173座,農村戶廁問題摸排整改任務圓滿完成,廁所革命穩步實施,村容村貌得到明顯改善提升。
實施農業綠色發展提升行動育動能。堅持生態優先,聚力綠色發展,著力整治農業環境突出問題,為農業農村綠色發展注入新動能。按照“源頭減量、過程控制、綜合利用、循環發展”的路徑,加快畜牧產業循環發展,持續推進農膜秸稈和畜禽糞污資源化利用,農作物秸稈綜合利用率超過90%,糞污資源化綜合利用率達到86%以上,規模養殖場糞污處理設施配套率100%,受污染耕地安全利用率達到98.67%,農產品合格率92.7%,農產品產地環境更加清潔,農業生產方式綠色轉型取得明顯進展。
實施生態保護修復提升行動強基礎。強化水土保持生態建設,累計治理水土流失面積逾488平方公里,打造生態清潔小流域5條,完成河道治理8.8公里。加大生態保護修復,大力實施森林撫育,全市新一輪退耕還林實施總規模達到102.1萬畝,完成營造林108.5萬畝、占年度任務的143.6%。加快推進歷史遺留礦山生態修復項目建設,治理恢復面積147.61公頃。加強生物多樣性保護,扎實推進漢江水域退捕禁捕行動,查辦非法捕撈行政案件34件,公安機關立案偵辦非法捕撈水產品案20起,對違法行為形成了強大震懾。
實施生態資源價值提升行動助振興。將富硒食品、文旅康養秦巴醫藥、蠶桑絲綢等綠色產業納入“十四五”期間全產業鏈發展范圍,重點發展富硒產業、旅游康養千億級主導產業集群。探索形成《安康市生態產品價值實現機制實施方案》(征求意見稿),有序推進相關工作。全市累計發展經濟林932.6萬畝,實現產值138.6億元,林產品供給力不斷提升。全面推行農牧配套種養結合生態循環模式,大力發展生態健康示范養殖,培育“豬沼園”循環市級園區和林下生態養殖示范點75個、標準化示范場114個,新發展稻漁綜合種養5500畝,鄉村生態優勢正加快向發展優勢轉變。
實施生態示范創建提升行動強引領。鼓勵和引導各級責任主體加大生態文明示范創建力度,以創帶建提升綠色發展驅動力。持續推進“百千工程”示范創建,累計啟動創建農村人居環境整治示范村337個,有力促進了農村人居環境改善。持續推進生態文明示范創建,石泉、漢陰、旬陽、恒口等縣(市、區)相繼摘獲相關“國字號”名片和省級榮譽稱號20余項,有力促進了生態振興各項工作任務優質高效推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