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訊(通訊員 王克璽 張海平)近年來,我市扛牢一江清水永續北上的政治責任,廣泛組織和發動民間志愿者,開展形式多樣的志愿護河公益活動,著力打通河湖管護“最后一公里”。
創新模式,全面構建河湖共管共治體系。為進一步建設水清岸綠、生態宜居、人水和諧的水生態環境,我市在全省率先探索推行“河湖長制+志愿者”的工作機制,全面建成共管共治志愿護河體系,全市建立各級志愿護河組織400余個,護河志愿者達1萬余人,累計巡河護河3萬余公里。市委辦、市政府辦印發全面建立護河員制度的通知,建立公益性崗位護河員隊伍;市縣河長辦分別與團委、婦聯共同推動,組建女子護河志愿隊136支7782人,組建“河小青”護河志愿服務隊63支2000余名青年志愿者,并面向社會招募了第一批100名“民間河長”。同時,通過整合各方護河力量,建立完善相關制度,規范申請聘用、職責任務、巡查內容、巡查處置記錄,并精心策劃活動,強化后勤保障,為志愿護河人員購買意外保險、發放高溫補貼,建立慰問關懷機制,定期開展業務培訓,全面提升志愿護河人員履職能力。
典型示范,全民發動共護一江清水北上。我市在深入開展河湖水域岸線共治共保志愿護河活動中,涌現出一大批杰出的志愿者和團隊。通過典型示范帶動,各級志愿護河組織定期開展義務撿拾、河道整治,在河流生態保護、新民風建設等方面發揮著重要作用。旬陽市雙河鎮高坪社區居民朱先萍自發成立“女子義務護河隊”,常年定期組織雙河高坪社區段婦女巡查河道、撿拾垃圾,以實際行動還河道以整潔美麗。目前,旬陽市已建立起38支義務女子護河隊;漢陰縣博元公司負責人張元江積極履行企業社會責任,建立志愿護河隊,參與到漢陰水源地及周邊河湖保護之中,累計投入公益資金4300余萬元,建立垃圾分類回收置換驛站18個,用點點滴滴的行動影響和帶動社會各界人士參與保護河湖健康行動中;旬陽市退休干部王孝文于2018年成立了“旬陽市守護漢江志愿者聯合會”,現有會員240余人,率隊在漢江流域的漢中市、安康市和湖北省襄陽市、老河口、丹江口市等地開展“保護漢江水資源”宣傳活動100余次,發放宣傳倡議書、環保購物袋等30000多份,開展擦亮漢江清潔整治行動50余次,清理漢江兩岸及水域垃圾100余噸。
長效治理,全力打造健康美麗幸福河湖。我市各級黨委、政府及河長辦積極開展“保護漢江 青年志愿行”“小手拉大手 共護母親河”等專題實踐活動,以世界水日、世界環保日、學雷鋒月等活動為契機,充分發揮黨員先鋒隊、巾幗護水崗、“河小青”等作用,廣泛發動社會各界力量參與河湖保護,共發放宣傳教育材料10萬余份,開展活動2000余場次。目前,安康河湖水質持續為優,漢江出陜斷面始終保持國家Ⅱ類水質,全市水環境質量考核多年排名全省前列,平利縣石牛河、鎮坪縣竹溪河、漢陰縣觀音河入圍全省首屆示范河湖名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