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新春佳節期間,本報記者在鄉間田野、城市街衢和生產一線,感受節日氛圍,體驗民風民俗,記錄百姓故事,用手中的筆描繪出安康大地欣欣向榮、歡樂祥和的美麗畫卷。現特刊登記者新春見聞一組,讓我們跟隨記者的“新聞眼”,去追尋新春的氣息,感受春天的活力。
記者 唐正飛
相對近幾年親人們選擇就地過年和“遠程團聚”,今年的春節更讓人充滿期待。
不同的人,對春節有著不同的認識。在兒童看來,春節是享受美食和玩樂的好時機;在游子眼里,春節是回家,更是團圓;在女人眼里,春節是分享美食和交流廚藝的窗口期;在男人眼里,春節是祭奠祖先、傳承習俗的黃金期……拜年體現晚輩尊老孝親,回節體現長輩愛幼慈幼,在禮尚往來中互敬互愛,在走動中團聚,在交流中團圓,突出春節感恩、團圓、溫暖、互愛的主題。
癸卯春節人們從疫情籠罩中走出,伴著燦爛的春光萬物復蘇,人們的交流方式不再以線上為主,多年不見的親友們也可以同桌而坐、對飲而歌,在遺憾的同時更多的是幸運。三年的小離別使再相聚時的菜更香、酒更醇、情更深。
2022年臘月,家人們就開始商量著,近期回老家的次數多了,屋子收拾得也差不多了,春節不如回老家過年。回家后,看著老地方,兒時過年的情景如放電影般浮現在眼前,見著熟悉的人或成家立業,或雙鬢添白……圍爐煮茶間,聽鄰居講今年過年住在城里的鄉親基本上都回家過年了。平日安靜的張青公路上也熱鬧了起來,沿路人家窗明幾凈,新貼的春聯、大紅的燈籠,圍坐在院壩上的人們沐浴春光,品嘗著香茗、水果和零食,臉上洋溢著幸福的笑容,遇到過往行人便熱情地打著招呼。
白天全家總動員準備著美食、祭祖等年事,晚上大人們和親友、鄰居拉家常,孩子們便開始提著燈籠、玩著玩具、做著游戲……一派祥和安康、熱鬧幸福的春節氛圍彌漫在房前屋后、室內屋外。
大年初二,回城拜年。平日里車水馬龍的街道變得人少車稀,熱鬧的小區也少有孩子們游戲的場景,擁擠的停車場內可以輕松找到車位……
對于我們每個人來說,老家的年雖不能回放,但過年的幸福記憶深深地烙在心里。如果說老家是安放靈魂的沃土,那老家的年則是這片沃土上盛開的花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