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訊員 王東
工業園區是縣域工業發展主陣地,承載著推動縣域經濟增長的重擔。作為縣域經濟主導力量,縣域工業園區是工信部門抓縣域經濟發展的主戰場。
近年來,市工信局深入貫徹落實省市發展壯大縣域經濟戰略部署,立足我市縣域資源稟賦,不斷深化園區承載,以“園區承載、要素聚集、產業集群、特色鮮明、智慧安全”的發展思路,堅持把提升園區綜合承載能力和加強入園企業培育作為推動縣域工業高質量發展的有力抓手,著力推動產業進園區集聚、功能在園區集成、要素向園區集中,更好把縣域的比較優勢轉化為競爭優勢,推進縣域工業園區提質升級,走出一條集約利用、產業聚集發展、量質同步提升的縣域工業高質量發展新路子。
數據顯示,目前全市共有11家省級重點建設的縣域工業集中區,并依托其創建省級示范縣域工業集中區8個、省級特色專業園區5個,數量均居全省前列。各園區累計完成固定資產投資1108.69億元,建成標準化廠房508.2萬平方米,占全省園區廠房總數的近30%。入園企業總數2574戶,解決就業10.94萬人,其中規模工業企業396戶,占全市總數的53%。2022年實現工業總產值1228億元,同比增長7%。漢濱五里工業集中區、旬陽高新區在省級縣域工業集中區考核位居前列。石泉園區預制菜、旬陽園區功能新材料產業集群成功列入全省首批9個中小企業特色產業集群。
工業強則縣域強,園區興則縣域興。市工信局主要負責人表示,盡管當前全市縣域工業園區發展還存在發展總體水平不高、缺乏大企業支撐等不足,但通過近年來我們堅持把縣域工業園區作為縣域工業經濟發展的“主陣地”,穩增長的“主引擎”,多措并舉助力民營經濟提質升級,為縣域工業高質量發展聚勢蓄能。下一步,將重點抓好規劃引領、完善支撐、招大引強、創新運營、服務紓困等方面工作,持續增強工業園區帶動縣域經濟高質量發展能力,全力支持民營經濟發展壯大,為加快建設漢江生態經濟帶重要節點城市,在中國式現代化道路上聚力建設幸福安康貢獻更多力量。
具體在規劃引領上,突出“轉改帶”,扎實推進“一縣一區、一區多園、一園一業”建設,支持有條件縣區集中力量打造省級以上開發區,指導各園區科學確定特色主導產業,積極鼓勵創建綠色園區、特色專業園區和特色產業集群;完善支撐上,引導國有企業、“鏈主”企業參與工業園區開發運營,加快園區高標準建設基礎設施和公共配套設施,全面提升綜合承載能力;招大引強上,聚焦市級6條重點涉工產業鏈,突出“招大引強、招新引高、選商擇資”導向,加快形成“以園引商、以商增效”良性循環發展格局;創新機制上,推動園區實施“管委會+公司化”運營機制,深入推進“畝均論英雄”綜合改革;紓困服務上,積極爭取中省政策支持,用好民營經濟座談會、“陜企通”“親商助企日”機制,并通過開展干部入企蹲點幫扶,持續擦亮“營商環境最安康、環境最優在園區”金字招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