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 陸青波 實習記者 李隆均
春風送暖,又吹綠了茶山。天才漸亮,瀛湖鎮橋興村十二組的楊明芳,就拎著竹籃,小心翼翼的爬上陡峭的茶山上,細心尋找綠葉中探出的鮮葉,將綠油油的嫩芽采摘進竹籃里。茶葉已成為了瀛湖鎮橋興村和火星村茶農們的致富之路。
橋興村村民楊明芳家里五口人,養育有三個孩子,家庭負擔比較重。發展茶產業之前都是由其老公外出務工掙錢,一年下來,勉強能夠養家糊口。在2016年的時候,他們承包流轉村民土地,種植茶葉,建立了橋興村五峰茶葉農民專業合作社,每天白天由雇傭的村民們去茶園采茶,采完的鮮葉集中拿到合作社炒制。
到了晚上便是炒制茶葉的時段,有時候楊明芳可能炒制到午夜三四點鐘,她老公則在早上6點鐘起床,騎車帶著茶葉到城里去售賣,F如今該合作社已吸納了全村60多戶貧困戶,楊明芳自己增收致富,也帶動了在合作社務工的貧困戶脫貧。
“以前是我老公出外打工養家糊口,現在建立茶葉合作社之后,能一邊在家里帶著孩子,一邊忙活合作社的事情。以前年收入幾萬元,現在年收入達到十幾萬元。在采茶旺季,我們雇傭的60多個村民一個月也能拿到3000多元。”漢濱區瀛湖鎮橋興村五峰茶葉農民專業合作社楊明芳高興的說。
茶是綠色產業,也是富民產業,特別是對于廣大山區農民來說,茶葉是他們實現生活富裕的希望。近年來,在瀛湖管委會幫扶包抓下,橋興村根據處于高山地帶的獨特地理條件,采取“貧困戶+支部+合作社”的模式,扶持發展茶產業,帶動有能力的村民建立合作社,合作社雇傭更多的茶工采茶,幫助茶產業發展壯大。
“我們區所包抓幫扶的橋興村、火星村,都位于高山地帶,我們通過考察,因地制宜,山下臨湖地帶發展旅游產業,高山上適合茶葉生長,就大力發展了茶葉產業。我們為農戶們提供茶籽、茶苗和專用肥,每年開展三次專門針對茶農的技術培訓。”瀛湖管委會駐村工作隊隊長陳帥介紹說。
在管委會的幫扶下,橋興村致力茶產業發展,鼓勵能人大戶創辦合作社,培育孵化了2個公司 5個合作社帶動村民致富的市場主體。合作社的建立不僅帶動了個體經濟,更提高了整村村民的經濟收益,目前該村已基本實現了整村脫貧的目標。
橋興村發展茶葉合作社,而瀛湖管委會幫扶包抓的另一個高山村火星村則采取現代農業園區帶動的方式,園區扶持散戶茶農按照統一標準種植茶葉,然后對農戶手中的鮮葉進行統一收購。這一舉措促進了個體農戶增收,提高了茶葉質量,形成了園區與農戶共同受益的良性循環,助推整村茶產業發展壯大。
“我們公司給茶農免費提供肥料和專門的除草費,每畝地給200元除草費,茶葉統一進行收購。收購價格要高于市場20%,比如說現在清明節的這個茶葉,有時候一斤要超過市場價30塊錢。這樣就解決了茶農的后顧之憂,不用擔心茶葉銷路,同時也提高了我們公司茶葉的品質。”安康漢嵐現代農業園區總經理王懷生說。
火星村如今已建立起3個茶葉合作社、1個農業園區,形成了園區帶動散戶發展模式。借助瀛湖“水畫小鎮”項目建設,輻射帶動火星村旅游發展及周邊區域貧困人口就業、創業,火星村產業已逐步形成由單一向多元化發展形式。
截止目前,橋興村和火星村共發展高山富硒茶園5000多畝,帶動300多戶農戶,年增收達到5000元,兩個村實現年產值150萬左右。下一步,瀛湖管委會將加快推進瀛湖旅游發展,打造瀛湖茶葉品牌,增加茶葉產業的附加值,讓老百姓能夠通過勤勞的雙手脫貧致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