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訊(記者 牟慶紅)12月7日,在北京舉行的首屆中國康養大會開幕式及高峰論壇上,安康作為陜西省唯一一個進入全國康養城市50強名單的地級市,綜合排名第35。
連續三年的入選,離不開安康優美的生態環境,離不開每一個環保人忙碌的背影,離不開每一個燈火通明的不眠之夜。12月的一天,晚上十點半,生態環境工作群里又有了新消息,安康市生態環境局高新分局不打招呼、直奔現場,在寒冷的冬夜里對高新頁巖磚廠進行突擊檢查,工作人員全副武裝,爬上三十多米的煙囪進行廢氣監測,確保無污染氣體超標排放。
就是這些平凡的身影,換來了一次又一次安康康養城市的美名。30多歲的鄧亮是安康市紫陽縣環境執法監察大隊負責人,見到他時,鄧亮仍然在伏案記錄案件全過程。“晚上加班到兩三點是家常便飯,工作忙起來可能一天飯都顧不上吃”,“最近移交了一公司污水外排PH值超標的案例,錳含量超出國家標準三倍之多”,鄧亮回憶起案件,思路十分清晰,當他拿出近百頁的案卷時,上面記錄了每一次污水監測結果、案件查處詳細過程,厚厚的一本分明凝結的是執法隊員們辛勤的汗水。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眾志成城方能克難題,爬高坡。安康作為南水北調中線工程重要的水源涵養區,擔負著南水北調66%的供水量和保護生態環境的重任,四區疊加的獨特市情,讓城市因生態而美因生態而富成為發展方向。今年以來,安康市堅持以改善環境質量為目標,以污染防治和風險防范為重點,認真做好漢江水質保護、大氣污染防治、土壤污染治理、污染減排等各項工作,切實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和藍天碧水凈土青山保衛戰。截至目前,安康市拆改燃煤鍋爐12臺,取締28家高污染燃料禁燃區內散煤銷售網點,建成旬陽、高新區、恒口示范區3個市控空氣質量自動監測站點,建成污水垃圾處理設施項目79個, 15個縣級水源地53個環境問題整治全面完成,清理瀛湖養殖網箱3.5萬口,建成了秦嶺保護區內4個水質自動監測站。一分耕耘一分收獲,1至11月安康優良天數302天,細顆粒物(PM2.5)平均濃度37微克/立方米,空氣質量排名全省第二,1至10月,安康城市水環境質量排名全省第一。
“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良好的生態環境是財富、是生命,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安康將生態優勢轉化成發展優勢,將發展成果回饋于人民大眾,這條良性循環的生態發展致富路讓城市更美好更靈動。“一江碧水,兩岸青山”,康養美名不絕于耳,生態名片越來越亮,面對豐厚的成績,安康環保鐵軍將堅決扛牢責任,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以更加昂揚的姿態闊步前行,以砥礪奮進的創優精神披荊斬棘,為加快建設西北生態經濟強市作出更大貢獻,為人民群眾交上滿意答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