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 張世虎 通訊員 湛紫涵
集體經濟是農村發展的“血脈”,旬陽縣神河鎮通過整合各類“惠農”政策和扶貧資金,持續發展村集體經濟,重點發展烤煙、食用菌、魔芋、中藥材、林果、養殖等“長中短”相結合產業,在不斷增強村級集體經濟自身“造血”功能的同時,積極探索實現脫貧攻堅與鄉村振興的有效銜接。
(國樺農林科技開發有限公司恒溫養菌棚內景)
“小蘑菇”種出致富經。神河鎮堅持以產業發展為主導,積極調整產業布局,整合農村閑置資源,持續推進農業產業多元化發展。目前,旬陽縣國樺農林科技開發有限公司正在推進的“香菇小鎮”項目,依托現有的產業優勢,延鏈補鏈,發展食用菌初加工、銷售服務等產業。依托科技力量,不斷挖掘食用菌市場潛力,研發食用菌新品種,使食用菌的科技含量大幅提升。通過“送棒收菇”、資產收益、基地輻射等形式,該企業累計帶動貧困戶336戶1176人,戶年均增收0.63萬元。
(順山金生態農業有限公司藏香豬養殖場)
“藏香豬”引出新財路。為進一步推動產業規模化、集約化、專業化發展,神河鎮以推進“四個農業”——“科技農業、綠色農業、品牌農業、質量農業”為著力點,大力發展生豬養殖產業。順山金生態農業有限公司藏香豬養殖場建成后引進種豬200余頭,充分利用農村閑散土地、閑置土胚房和荒山,采取“原始散養”方式,糞污無害化處理加工成有機肥,種草、種糧、養殖循環發展,打造“綠色、環保、生態”特色肉食產品。近期,該企業與村集體經濟合作社簽訂30畝紅薯種植訂單合同,帶動15戶群眾參與經營,解決了養殖場青飼料匱乏問題,從而進一步推動養豬產業上規模、提效益。實現了企業發展、產業壯大、集體增收和群眾致富的有機統一。
(航拍下的泥鰍養殖基地)
“泥鰍”帶出就業崗。神河鎮積極探索“村企聯營、村戶合作”發展模式,壯大村級集體經濟,促進村級集體經濟提質增效。陜西神鴻飛農業科技有限公司依托水產養殖優勢,在水產養殖品種、市場銷路上做文章,通過“企業建場、集體注資、企業代管”等形式,實現村集體與農戶共同受益,企業年產值200萬,累計帶動36戶貧困戶以資金或土地入股形式參與經營,解決貧困勞動力就業120余人次,實現貧困戶戶年均增收0.15萬元。
(金河口社區百畝黃桃產業園)
“百畝桃園”延出產業鏈。近年來,神河鎮不斷推進“林果產業”發展,金河口社區采取“流轉土地、入股分紅、農戶參與”的方式,發展長效林果產業黃桃200畝,同時探索“桃園觀光賞花,桃果精深加工,桃枝變廢為寶”的發展思路,不斷做強黃桃產業,縱深推進黃桃產業鏈的延伸,進一步拓寬神河鎮產業振興發展新路子。